(

)

写景
山水
写水
动物
秋天的
写风的
雷声

赏析

孔平仲的这首《寄孙元忠》(其二十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江楼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江边的独特风光与宁静氛围。首句“秋风淅淅吹我衣”,开篇即以秋风起笔,营造出凉爽而略带寒意的季节氛围,仿佛能感受到风的轻拂,衣袂飘动。接着,“日日江楼坐翠微”一句,点明了诗人日常活动的地点——江楼,以及所处环境的幽静与绿意盎然,暗示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闲适生活状态。“江光隐见鼋鼍窟,水鸟衔鱼来去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动态景象。江光时隐时现于鼋鼍(古代传说中的水兽)的洞穴之间,水鸟在江面上自由地飞翔,或衔鱼而来,或去而复返,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菱叶荷花净如拭,清簟疏帘看奕棋”则将视线转向江边的植物与室内场景。菱叶与荷花在秋风的吹拂下显得格外清新,如同被擦拭过一般。诗人坐在清簟(竹席)之上,透过疏帘(稀疏的帘子)观看他人下棋,这一画面既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流露出对文雅生活的追求。最后,“雷声忽送千峰雨,波涛万顷堆琉璃”两句,以突然的雷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雨,雨后江面波涛汹涌,仿佛堆积成一片琉璃般的镜面,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江面的壮丽景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审美情趣。

孔平仲

860首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风入松(其四)冬湖
明·高濂
山衔冻雨树吞霜。黯黯山光。掩映楼台红树里,浴清波、白鸟飞扬。村酒三杯扶醉,梅花几处浮香。寒空吟倚兴偏长。醉舞徜徉。水沉云冷三千顷,破寒烟、白露微茫。景入洪荒世界,人间蓬岛.....
庐山杂兴(其九)
宋·释道潜
霜清玉绳晓,涧谷风未号。澄潭不可极,俛盼惊骨毛。岂不有神物,于兹能遁逃。海日射两崖,馀辉何昭昭。游鳞出岸穴,翻覆如银刀。偶来殊不恶,胜事俄所遭。聊为五字咏,远愧谢与陶。
题黄献可所藏鱼乐图
元末明初·蓝仁
春云漠漠水平湖,掉尾扬鬐羡尔鱼。自笑山林双目短,不知江海万形殊。桃花浦口钩虚掷,芦叶矶边网自疏。岁久只愁头角异,风雷相送上天衢。
游海珠寺(其四)
明·何孟伦
绿树微遮两岸分,楼台隐映隔江津。机心自息鸥盟我,俗客难寻老是宾。临水清秋开罨画,濯缨深夜动星辰。文溪逝水东流远,犹有馀波属后人。
开新池拟就僧僦地未遂
宋·陈宓
一盆堪作沼,寻丈讵非塘。底用荷花盛,方能心境凉。忍将禾黍地,凿出水云乡。极目平畴阔,时看白鹭翔。
昼夜乐·同郁彝斋鼎钟、施可斋英兄莲舫集金沙港赏荷
清·黄燮清
游人合是风吹聚。共领略、林泉趣。四围山色飞来,都被酒杯承去。水外烟痕烟外树。衬数点、画中楼宇。随意放中流,好寻他鸥鹭。木兰船系垂杨渡。正红衣、隔秋浦。两般酒气花香,别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