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
盱
眙
作
邮
亭
系
马
日
西
斜
,
却
向
盱
眙
望
白
沙
。
春
色
淡
中
唯
有
柳
,
晓
风
狂
过
已
无
花
。
古
人
出
处
真
难
一
,
吾
道
穷
通
未
可
涯
。
白
水
黄
粱
不
须
具
,
呼
奴
挈
榼
取
流
霞
。
写景
春天
咏物
柳树
抒情
哲理
怀古
地点
盱眙
山水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日落时分于邮亭驻足,准备前往盱眙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与心境。首联“邮亭系马日西斜,却向盱眙望白沙”,开篇即勾勒出一幅黄昏时分,旅人于邮亭前停驻,马儿悠闲地吃草,而旅人则眺望着远处沙白如雪的盱眙景象的画面。夕阳西下,时间的流逝与旅途的孤独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颔联“春色淡中唯有柳,晓风狂过已无花”,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在淡淡的春色中,只有柳树依然绿意盎然,而早上的狂风已经吹落了所有的花朵。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易逝。颈联“古人出处真难一,吾道穷通未可涯”,转而探讨人生哲学。诗人借用古人之事,表达了对人生选择与命运的深思。他认为,古人面对出处的选择难以统一,而自己的道路是否能通达,其结果也难以预测。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困惑。尾联“白水黄粱不须具,呼奴挈榼取流霞”,则是诗人情感的释放。他似乎在说,不必为生活琐事劳心,只需唤来仆人,带上酒壶,去寻找那如霞般绚烂的美酒。这一联既是对生活的超脱态度,也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孔平仲
860首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