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
籥
歌
休
言
大
道
无
为
作
,
须
向
房
中
明
橐
籥
。
过
时
不
动
片
时
闲
,
紫
雾
红
光
乱
灼
灼
。
青
龙
喜
,
白
虎
恶
,
赤
蛇
缠
定
乌
龟
壳
。
纵
然
过
得
尾
闾
关
,
又
被
曹
溪
路
隔
著
。
两
条
直
上
絜
丹
田
,
决
言
上
有
三
清
阁
。
阁
下
分
明
有
玉
池
,
内
有
长
生
不
死
药
。
依
时
下
手
采
将
来
,
服
了
蓬
莱
受
快
乐
。
哲理
养生
修仙
炼丹
道家思想
赏析
这首诗名为《橐籥歌》,出自宋代诗人张继之手。诗中充满了道教的色彩和象征,通过对“无为”境界的追求与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休言大道无为作,须向房中明橐籥。"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找内在宁静的心态。“橐籥”是一种古代的窗户装置,这里象征着通往精神世界的门槛。"过时不动片时闲,紫雾红光乱灼灼。" 这两句描绘了时间流逝与自然界中奇幻景观的对比,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达观自在的情怀。接下来的几句“青龙喜,白虎恶,赤蛇缠定乌龟壳。纵然过得尾闾关,又被曹溪路隔著。”则充满了道教的神话色彩,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隐喻,表达了对修炼成仙道路上的种种考验与障碍。"两条直上絜丹田,决言上有三清阁。阁下分明有玉池,内有长生不死药。依时下手采将来,服了蓬莱受快乐。" 这几句则直接描绘了一种成仙后的境界,“两条直上絜丹田”指的是修炼的过程,“三清阁”、“玉池”和“长生不死药”都是道教中追求的神仙世界中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于永恒生命与极乐世界的深切向往。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浓郁的道家色彩,表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肉身不朽的渴望,以及对道教修炼之路的理解和追求。
张继先
210首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猜您喜欢
尹君七十又一生日赠之(其二)
明末清初·屈大均
养寿知多术,长生亦尹洪。但能生肉角,不必更方瞳。种药先蔘草,餐花及桂丛。长予才五岁,早晚古稀同。
金丹诗诀(其四十三)
宋·陈楠
夫鍊还丹先养铅,龟蛇一气产先天。虚心实腹方和合,结就灵砂一粒圆。
谢师恩·赠众道友二首(其二)
元·王处一
玉阳一遇疑云断。不落升沉绊。试问青州云侣伴。俱怀妙用,每持斋施,步步心香爨。福星空外明昭焕。应化真无乱。宝璧瑶花通内观。金丹结就,紫书来诏,指日登云汉。
金液还丹歌(其三)
唐·元阳子
神水华池世所稀,流传不许俗人知。还将世上凡铅汞,相似令教人不疑。
金液还丹歌(其二)
唐·元阳子
志士应须承法则,莫损心神须见道。但知求得真黄芽,人得食之寿无老。
渔父词一十八首·延寿
唐·吕岩
子午常餐日月精,玄关门户启还扃。长如此,过平生,且把阴阳子细烹。
临江仙
元·牧常晁
打破这阳炉阴鼎,跃番黑汞红铅。龟蛇龙虎总虚言。六根并四大,阴物一齐捐。有个天然真一种,非心非肾非玄。不容口意识情传。修丹如此到,可谓大罗仙。
鄂渚悟道歌
唐·吕岩
纵横天际为闲客,时遇季秋重阳节。阴云一布遍长空,膏泽连绵滋万物。因雨泥滑门不出,忽闻邻舍语丹术。试问邻公可相传,一言许肯更无难。数篇奇怪文入手,一夜挑灯读不了。晓来日早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