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
院
杂
题
五
首
(
其
三
)
春
闱
新
雨
透
花
泥
,
学
士
联
诗
拟
斗
鸡
。
騕
袅
龙
媒
来
大
宛
,
狻
猊
狮
子
出
雕
题
。
宫
花
压
帽
牌
金
小
,
官
锦
裁
袍
绶
綵
齐
。
奏
牍
三
千
方
朔
健
,
天
章
烂
熳
象
西
奎
。
写景
春景
咏物
官场
读书
华丽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试院中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科举考场的氛围与景象。首句“春闱新雨透花泥”以春雨滋润花泥的景象开篇,既点明了时间(春季)和地点(考场),也暗示了考试的神圣与生机。接着,“学士联诗拟斗鸡”,形象地描绘了考生们在考场内互相切磋诗艺的情景,如同斗鸡般激烈而充满活力。“騕袅龙媒来大宛,狻猊狮子出雕题”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考生比作骏马与猛兽,大宛是古代著名的马匹产地,狻猊与狮子则代表勇猛与力量,以此来赞颂考生们的才华与斗志。同时,“宫花压帽牌金小,官锦裁袍绶綵齐”描绘了考生们穿戴整齐、庄重的形象,金黄色的小帽牌与色彩斑斓的官锦袍,不仅体现了考生成就的荣耀,也暗含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最后,“奏牍三千方朔健,天章烂熳象西奎”两句,以三千篇奏牍的数量形容考生的勤奋与才华,方朔是汉代著名文学家,此处借指考生们像方朔一样才思敏捷。天章烂熳象西奎,则是赞美考生们的文采飞扬,如同天上的星辰一般璀璨夺目。整首诗通过对考场内外生动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元代科举制度下学子们为求取功名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知识与才华的尊崇与赞美。
马祖常
258首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您喜欢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
明·严嵩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犹怜绿水飞鸿雁,更著兰舟采芰荷。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