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南
山
经
室
屋
借
云
边
两
载
居
,
晴
原
无
事
便
携
锄
。
和
香
采
得
邻
家
菊
,
趁
嫩
挑
来
自
种
蔬
。
秋
殿
寂
时
山
磬
歇
,
夜
窗
虚
处
柏
烟
疏
。
明
朝
又
向
他
山
去
,
何
日
重
来
读
梵
书
。
写景
田园
抒情
惜时
离别
读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南山经室相伴的两载时光,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首联“屋借云边两载居,晴原无事便携锄”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诗人借居于云边的小屋,晴朗的日子里,便提着锄头外出劳作,生活简单而自在。颔联“和香采得邻家菊,趁嫩挑来自种蔬”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他不仅采摘邻家的菊花,还亲手种植蔬菜,生活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颈联“秋殿寂时山磬歇,夜窗虚处柏烟疏”则通过秋日山殿的寂静与夜晚窗户前柏树烟雾的稀疏,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尾联“明朝又向他山去,何日重来读梵书”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虽然明天又要前往另一座山,但他心中仍怀揣着再次回到南山经室,继续阅读佛经的愿望,体现了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依恋。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场景,以及其内心对宁静与精神追求的向往,展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