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人
柳
花
吹
断
晚
寒
轻
,
草
色
拖
裙
罨
岸
青
。
解
识
行
人
今
古
恨
,
路
边
惟
有
短
长
亭
。
写景抒情
春景写意
怀古送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行人之景。"柳花吹断晚寒轻,草色拖裙罨岸青"两句,生动地勾勒出初春时节的画面。其中,“柳花”指的是柳絮,它在春风中飞舞,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似乎可以“吹断”残存的晚寒。草色拖裙,则形象地描绘了野草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得鲜绿,好像女子的长裙拖在地上一般,与岸边的青苔相呼应。"解识行人今古恨,路边惟有短长亭"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行者情感的理解。其中,“解识”意味着深刻地领会和理解,"行人"指的是在时间流转中前行的人们,而“今古恨”则是说这些行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各自的憾事和悲哀。“路边惟有短长亭”则透露出一种历史的长河与个体生命短暂的对比,亭子在这里象征着停留和回望,是时间流转中的一个个体记号。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结合对历史行者的情感理解,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哲理。
猜您喜欢
浣溪沙(其六)连年二月二日出都门
宋·向子諲
人意天公则甚知。故教小雨作深悲。桃花浑似泪胭脂。理棹又从今日去,断肠还似去年时。经行处处是相思。
少年行四首(其一)
明·于慎行
五云深处见仙家,十二楼头醉彩霞。莫倚阑干横玉笛,春风愁杀白杨花。
宇迁大士修大悲忏于雷峰洁诚静虑其勤恳以福先人者至矣于其还韶阳诗以送之
明·释今无
山中礼忏始出山,盘绕香云两袖间。陟岵只徒抒望眼,闻经真可破幽关。修诚已入莲花界,歛虑方依满月颜。泻瀑崩崖听不见,几多宿痗已存删。
广州元夜歌(其七)
明·何绛
堂上鸣琴百务休,美人何处不风流。家家弦诵寻常事,最是花时月满楼。
送傅守归(其五)
宋·刘宰
永日来清风,黄堂少公事。凭栏一长望,千载几兴废。论功赤壁多,语士北府锐。归舟眇家具,吊古足新制。
踏莎行(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柳外斜阳,花间断梦。心情病酒芳寒重。雕阑六曲有人凭,苍苔暗补闲阶空。痴绝蜂忙,娇回莺哢。怜伊倩影凌波送。巧持纨扇索题诗,回头半露钗梁凤。
赠璇上人南归
明·韩雍
脱却尘凡守寂寥,远公门下特高标。锡飞已占吴山胜,杯度何妨楚水遥。南垄蘋蘩春自荐,北堂甘旨昼亲调。怜君独遂还乡愿,梦绕江天恨未消。
渔家傲
宋·石正伦
春入桃腮生妩媚。妆成日日行云意。贪听新声翻歇指。工尺字。窗前自品琼箫试。玉碾鸾钗珠结桂。金泥络缝乾红袂。从把画图夸绝世。金莲地。六朝未识双鸳细。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