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
球
难
夷
遭
风
到
境
加
意
抚
恤
照
例
护
送
诗
以
纪
事
得
生
众
命
赖
渔
船
,
恭
顺
中
山
天
亦
怜
。
破
艇
底
能
漂
海
上
,
大
龟
屿
恰
属
兰
边
。
馆
餐
仰
体
怀
柔
远
,
额
手
欣
看
顶
礼
虔
。
此
与
琉
球
深
夙
契
,
前
年
护
送
又
今
年
。
记事
写地
情感
怀旧
赞美
写海
山水
送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时期对琉球国的特殊关照与护送,体现了当时中国政府对于周边国家的友好政策和深厚情谊。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得生众命赖渔船”、“破艇底能漂海上”,既展现了渔民生活的艰辛,也暗示了琉球国在海上遭遇风暴时的无助与脆弱。通过“大龟屿恰属兰边”的描述,巧妙地将琉球与中华大地紧密联系在一起,象征着两国之间不可分割的渊源。“馆餐仰体怀柔远”表达了中国政府对待琉球国的友好态度,通过提供食宿等服务,展现了一种包容与尊重。“额手欣看顶礼虔”则描绘了琉球国人民对中国的敬仰之情,通过虔诚的礼拜表达感激与尊敬。最后,“此与琉球深夙契,前年护送又今年”强调了中国与琉球之间的深厚历史联系,以及连续两年的护送行动,体现了两国间长久以来的友好关系和相互扶持。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记录了具体的护送事件,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交流与情感纽带,是清代对外交往中人文关怀与外交策略的体现。
猜您喜欢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送郴县裴明府之任兼充宣慰
唐·郎士元
白蘋楚水三湘远,芳草秦城二月初。连雁北飞看欲尽,孤舟南去意何如。渡江野老思求瘼,候馆郴人忆下车。别后天涯何所寄,故交惟有袖中书。
送致仕沈彬郎中游茅山
唐·李中
挂却朝冠披鹤氅,羽人相伴恣遨游。忽因风月思茅岭,便挈琴樽上叶舟。野寺宿时魂梦冷,海门吟处水云秋。华阳洞府年光永,莫向仙乡拟驻留。
同蒋心余彭芸楣游北兰寺
清·杨垕
无数征帆向马当,龙沙北去树苍苍。去年君亦他乡客,此日谁倾地主觞。野渡春风归鸟雀,寒山返照下牛羊。赞公去后风流尽,依旧閒云销竹房。
拟古赠友人别
明·刘崧
上山采兰苕,下山采杜蘅。采之何所为,将以遗远行。君行日以远,欢会日以浅。乡心一千里,日逐车轮转。石林夏气清,憩马到江干。杂佩粲琼玖,长祛峨弁冠。驱驰道旁子,赪颜触烦热。永.....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元·宇文公谅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送友人还里(其一)
明·孙传庭
隋堤春望草离离,愁是天涯惜别时。沦落非关才独短,迂疏自合众相疑。风尘世上吾青眼,文酒场中尔白眉。此去故园应有赋,好将云树动遐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