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夏景
水景
夜景
山水田园
抒情
夏日抒情
夜晚抒情
自省
抒怀
友情

赏析

这首宋诗《四月十三日池上饮》是晁公溯所作,描绘了诗人于春末夏初时节在池边饮酒赏景的情景。诗中通过“圆荷受白露”和“微风吹芙蕖”,展现了池塘清新宜人的环境,尤其是那早上的露珠和傍晚的荷花,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凉与宁静的感受。“相将携筇来,羽衣飒飘扬”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伴,轻装出行的画面,羽衣随风飘动,增添了诗意的轻盈。他们停下酒杯,期待着明月升起,“停觞待明月,少焉出西方”,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期待和享受。“澄波照河汉,俯仰清茫茫”写出了月光洒在平静的水面,如同银河倒映,让人感到天地间一片清朗。诗人“邀月入我觞”,表达了与月共饮的豪情,以及心灵的净化。“肺肝聊一洗,吸此空中光”表达出诗人借月光洗涤心灵,忘却俗世烦恼的意境。接着,诗人感叹自然之美带来的清凉感觉,仿佛踏冰而行,不觉炎热,“岂复知有暑,踏冰挟飞霜”。最后,诗人不愿离去,沉浸在这美好的夜晚,“乐哉且勿归,况乃夜未央”,并认为这是人间难得的仙境,令人难以忘怀。“自疑非人间,今夕不可忘”更是点明了诗人对这一时刻的深深留恋。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池上饮宴的场景,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超凡心境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诗。

猜您喜欢

习池晨起
唐·皮日休
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绕亭台。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茭叶深深埋钓艇,鱼儿漾漾逐流杯。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
题东安明府鸣琴图
明·成鹫
龙门百尺青玉桐,何年雕琢归良工。七弦七轸抱明月,一弹一曲来薰风。薰风披拂知何处,泷邑神君今召杜。希声重理太古音,单父清徽更昭著。垂帘堂上心独閒,据梧隐几看青山。存神过化无.....
湖上
宋·唐庚
佳月明作哲,好风圣之清。湖边得二友,夜语投三更。烟露两相湿,水天参互明。散衣芭蕉凉,曳杖桄榔轻。星走抛馀光,山空答虚声。归矣不可留,过幽恐神惊。
奉寄何正父总干
宋·岳珂
经旬习懒惯山居,不写城间一字书。把菊见山新趣倦,汎莲依水旧交疏。无心是处友麋鹿,有客寄谁烹鲤鱼。见说近来军食足,不妨诗卷访犁锄。
丙午夏日将同李天生之雁门道过蒲城饮米侍御园亭即事有赋
明末清初·屈大均
蒲城六月火云高,行人飞鞚寻东皋。大夫射雉有遗处,台榭阴阴风雨聚。金粟堆南问二陵,尧山谷口迷千树。主人骢马早归来,敕赐芙蕖对客开。前席少年筹汉罢,上林高士望京回。惊鸿流雪慰.....
五月十一日过璜溪访马文璧时同门吕德厚具酒相邀犹雨夜归明日文璧有诗见寄用韵荅之
明·贝琼
因君怀抱未能开,白鹤矶头一棹来。江黑坐看飞雨至,酒酣催趁落潮回。故人有约金重过,野老无机不用猜。明日山瓶犹未竭,当筵更掷左慈杯。
二弟以南村与李秀才作泛水之戏有作依韵却寄
清·敦敏
秋雨村村积水湄,竹罾木筏任君之。歌声小醉归渔晚,蝉噪西风落日时。一苇遥怜苏子兴,举觞恰有世昌随。东皋记否烟波远,孤艇横撑拂柳枝。
峋石
明·梁以壮
平生耽山水,素性爱奇石。奇石产英山,半归千金宅。六月入浈阳,沿厓探深僻。采之愿过奢,选一每弃百。舟次沙溪头,短衣乘浅屐。涧壑飞寒泉,泉声咽唧喈。残雾拨不开,著手得盈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