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夏日
地点
友人聚会
名胜
摩挲
咏物

赏析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饮会昌侯公子锦衣池亭》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清凉景象。首句"白苧风生暑未收",以白苧(一种细软的丝织物)比喻微风习习,暗示尽管暑气尚未消退,但已有凉意。"夕阳容我复迟留",写诗人享受着夕阳的余晖,不愿离去,流露出对美景的留恋。接下来两句"危亭翠匝诸峰晚,小洞阴涵六月秋",通过描绘翠绿的亭台和周围的山峰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苍翠,以及幽深的小洞仿佛带来了秋天般的清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宜人。"醉里尚能窥画品,兴来何必置诗邮",诗人借酒助兴,欣赏眼前的画卷般景色,认为即使在醉中也能领略其美,无需借助诗歌这种形式来传达情感。最后两句"摩挲欲剖琅玕节,留取题名续胜游",诗人抚摸着亭柱,想象着题字留念,希望将自己的名字加入这美好的游览记录,表达了对此次聚会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延续。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夏日池亭景色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重。

猜您喜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减字木兰花·溪山夜雨,摹董北苑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睡云刚醒。大地山河慵不整。白屋清泉。可许闲人作地仙。矮亭修竹。鸡犬为留云里宿。亦可孤蓬。藏在冥蒙不漏风。
望秦川/南歌子(其三)
宋·程垓
翠黛随妆浅,铢衣称体香。好风偏与十分凉。却扇含情独自、绕池塘。碧藕丝丝嫩,红榴叶叶双。牵丝摘叶为谁忙。情到厌厌拼醉、又何妨。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登庐山诗二首(其二)
南北朝·鲍照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