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秋天
离别
爱情
山水
闺怨
赞颂

赏析

这首《楼前曲》由金代诗人刘迎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楼台前的壮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离愁别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首句“楼前山色秋横碧”以“横碧”形容山色,给人以深邃而宁静的感觉,仿佛秋天的山峦在楼前铺展开来,色彩斑斓。接着“楼下水光秋漫白”,水光与山色相映成趣,秋水泛白,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眼看对此千里愁”,诗人直抒胸臆,将眼前的美景与内心的愁绪巧妙结合,千里之外的亲人此刻是否也在思念自己?这种情感的共鸣,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哀愁。“萧萧郎马何时归”,诗人以“郎马”代指远方的亲人,表达了对归期的期盼和对团聚的渴望。接下来“雁奴去作斜行飞”,以雁群南飞的形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灞桥过客夕阳远,渭城行人朝雨微”,这两句通过两个地点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灞桥、渭城,都是古代送别之地,夕阳与朝雨,分别代表了离别时刻的光线和天气变化,增加了画面的意境。“玉凄花冷令人瘦,日暮倚楼双翠袖”,诗人通过“玉凄花冷”描绘了夜晚的凄清,与白天的热闹形成对比,突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日暮倚楼双翠袖”则刻画了主人公独自倚靠在楼上,双袖轻拂,似乎在等待着远方的归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蕙炷犹残鸂鶒香,曲尘半著鸳鸯绣”,通过香气和绣品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强化了离别后的孤独感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蕙炷是古人常用的香料,鸂鶒香则是特定的香气,鸳鸯绣则是精美的图案,这些都与离别和思念的主题紧密相关。“五云飞过芙蓉城,洞天冷落云间笙”,这两句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和远处的音乐,既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也暗示了远方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妾身有愿化春草,伴君长亭仍短亭”,诗人以“化春草”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如春草般陪伴在爱人身边,无论是长亭还是短亭,都愿意与之同行,体现了深厚的爱情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刘迎

79首
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次年登进士第,授豳王府记室,改任太子司经,颇受金世宗第二子显宗允恭的亲重。大定二十年“从驾凉陉”,因病去世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