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夏景
夜景
雨景
山景
秋色
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庄道中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首联“萦纡石径藓苔青,逼屋榕枝覆杳冥”以蜿蜒的石径和覆盖着青苔的景象开篇,接着榕树的枝叶遮蔽了远处的光线,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意境。颔联“天外落霞齐远骛,竹间微雨乱流萤”则转向天空与竹林,描绘了落日余晖与远处飞鸟共存的画面,以及竹林间细雨中萤火虫的闪烁,增添了动态之美。颈联“山排翠闼撑书幌,月印清波漾画屏”进一步展现了山色与月光的和谐交融,仿佛书籍的窗帘被山色撑起,月光在清澈的水面上荡漾,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尾联“一枕晚凉新睡觉,笛声断续起烟汀”收束全诗,通过描述夜晚的清凉与悠扬的笛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感受那份独特的宁静与和谐。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林占梅

614首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您喜欢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元末明初·蓝智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
将游珠潭路上即事二首(其一)
清·洪繻
一径上危峦,行行五十里。遥望触口山,近见浊溪涘。浊溪如瞿塘,洪流不见底。触口如龙门,两山相对峙。一过浊水村,草岭连天起。回视所来山,复在深壑里。山上复有山,水中复有水。浊.....
茶磨山
清·潘曾莹
系缆行春桥,策杖茶磨岭。烟鬟浸湖渌,开奁晓妆靓。飞鸟没何处,了了见帆影。秀色接楞伽,窅然异尘境。杂花不知名,香气幽且静。微风淡疏襟,斜阳恋余景。徘徊松桂阴,翠泼秋衫冷。
访白陂陈处士(其一)
宋·乐史
沿溪复践云,云边访道人。水声齐入耳,山色来绕身。闻君话经济,使我开精神。少微星在此,飞诏何因循。
湖上
宋·唐庚
佳月明作哲,好风圣之清。湖边得二友,夜语投三更。烟露两相湿,水天参互明。散衣芭蕉凉,曳杖桄榔轻。星走抛馀光,山空答虚声。归矣不可留,过幽恐神惊。
采桑子(其九)
宋·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浣溪沙·从石楼石壁往来邓尉山中
清·郑文焯
一半梅黄杂雨晴,虚岚浮翠带湖明,閒云高鸟共身轻。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烟峦直是画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