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浮
山
神
山
浮
海
来
,
上
与
星
辰
通
。
司
命
佐
南
岳
,
作
镇
沧
溟
雄
。
双
楼
屹
危
山
,
铁
桥
亘
天
中
。
岩
端
漱
飞
泉
,
瑶
台
错
玲
珑
。
灵
谲
信
超
越
,
玉
简
閟
神
宫
。
谁
其
冥
寂
士
,
来
此
访
玄
风
。
丹
砂
尚
仿
佛
,
仙
书
未
易
逢
。
俯
拾
金
芝
英
,
仰
攀
琼
树
丛
。
梯
云
望
出
日
,
扶
桑
生
海
东
。
天
鸡
鸣
中
霄
,
寒
波
淡
溟
濛
。
明
霞
太
亲
人
,
直
接
蓬
莱
宫
。
不
恨
隔
中
州
,
走
望
礼
视
公
。
不
迩
声
利
途
,
逋
客
绝
游
踪
。
亮
哉
美
吾
土
,
长
愿
偃
微
躬
。
写景
山水
赞美
地点
罗浮山
抒情
情感
思乡
秋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象和神秘氛围。诗人以“神山浮海来,上与星辰通”开篇,将罗浮山置于宏大的宇宙背景之中,赋予其超凡脱俗之感。接着,“司命佐南岳,作镇沧溟雄”,点明罗浮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瑰宝,更是守护一方的神圣之地。“双楼屹危山,铁桥亘天中”描绘了山势险峻,铁桥横跨的壮观景象。“岩端漱飞泉,瑶台错玲珑”则展现了山间清泉飞流,瑶台错落有致的秀美风光。诗人通过“灵谲信超越,玉简閟神宫”表达了对罗浮山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谁其冥寂士,来此访玄风”引出访道求仙的主题,暗示了罗浮山是修道者的圣地。“丹砂尚仿佛,仙书未易逢”表达了对仙人遗迹的向往与追寻。“俯拾金芝英,仰攀琼树丛”描绘了在罗浮山中寻觅仙草、攀爬仙树的奇妙体验。“梯云望出日,扶桑生海东”展现了在罗浮山上远眺日出,象征着希望与新生。“天鸡鸣中霄,寒波淡溟濛”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清晨的生机。“明霞太亲人,直接蓬莱宫”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接近。“不恨隔中州,走望礼视公”、“不迩声利途,逋客绝游踪”则体现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世界的渴望。最后,“亮哉美吾土,长愿偃微躬”表达了诗人对罗浮山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心灵归宿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罗浮山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