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
老
投
老
才
营
一
把
茅
,
前
临
官
路
后
林
坳
。
最
宜
鸡
犬
无
邻
舍
,
好
放
牛
羊
有
近
郊
。
春
韭
采
来
胜
市
食
,
秋
鲈
留
取
续
山
肴
。
吾
庐
谁
道
难
寻
觅
,
古
树
排
门
尽
鹊
巢
。
田园
地点
抒情
怀古
赞美
写景
写物
秋景
秋天
山村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翥的《投老》,描绘了诗人晚年归隐生活的恬静与惬意。首句“投老才营一把茅”,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选择在简陋茅屋中安度晚年。接下来的两句“前临官路后林坳”,点明居所位置,既靠近人烟稍多的官路,又背靠宁静的林地,显示出诗人对隐居环境的选择。“最宜鸡犬无邻舍,好放牛羊有近郊”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自由,没有邻居打扰,可以尽情放牧,享受田园乐趣。诗人强调的是与自然的亲近和生活的简单。“春韭采来胜市食,秋鲈留取续山肴”则通过描述春天采摘新鲜韭菜,秋天捕获鲈鱼,表达了诗人对自给自足生活的满足和对美食的享受。这里流露出他对城市生活的不屑和对乡野生活的热爱。最后,“吾庐谁道难寻觅,古树排门尽鹊巢”以自嘲的口吻说,尽管居所看似偏远,但因为鸟儿筑巢,反而显得生机勃勃,暗示出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归隐生活的闲适与自得,以及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
高翥
193首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后改名翥(音同“著”)。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