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抒情
赞美
写景
师生情感
季节
名句典故
地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当时享有盛名的高僧,通过“蒲室传衣”这一佛教传统,不仅传承了衣钵,更在社会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诗中提到的“外甥多似舅”,形象地展现了高僧对后辈的深刻影响,如同舅舅对侄子的影响一般,使得其弟子们也能够像老师一样教导他人。高僧的教诲深邃而细腻,犹如千朵盛开的花朵,每一句都是精心雕琢的偈语;他的诗歌则清纯至极,仅以五字构建,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诗的最后两句“板桥西畔路,风雪阻幽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的场景。想象中的高僧正站在板桥的西畔,等待着与友人相聚的时刻,然而,无情的风雪却阻挡了这份期待已久的会面。这不仅表达了对高僧超凡脱俗境界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友情和相聚的渴望,以及自然力量对人类计划的不可抗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高僧的人格魅力、教学成就以及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猜您喜欢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公事后禁门三首(其一)
明·蔡羽
龙輴金铺丽,蜚廉贝阙县。燕藏朱户网,花隔绮疏烟。刻漏虚银箭,宫槐积翠钱。瑶台夜夜月,不复妒婵娟。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吴醉亭谓余懒慢如嵇康以诗规劝叠韵为报
清·陈以豫
一枝暂借此栖身,为爱园亭少俗尘。对客嵇康生性懒,去官陶令不嫌贫。君能知我应规我,才本低人敢傲人。且脱貂裘来换酒,主宾同醉玉壶春。
与啸麓谈鄮山阿育王寺之胜啸麓为之神往有诗余更和之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劳生念念馀尘土,笑口为君说鄮山。睡起随参香殿上,饭馀无事古松间。寒宵雪密茶初熟,精舍兰开衲未还。无用苓蔘治幽痗,深心回向一开颜。
答报资旷老人见寄来韵(其三)
明·成鹫
境静人閒性所宜,住来遑问此何时。江山烟雨归名邈,今古晴阴互转移。兔径拓开迟客至,象王行处少人知。无情也解通消息,荔子先红向北枝。
艳歌行
南北朝·张正见
城隅上朝日,斜晖照杏梁。并卷茱萸帐,争移翡翠床。萦环聊向牖,拂镜且调妆。裁金作小靥,散麝起微黄。二八秦楼妇,三十侍中郎。执戟超丹地,丰貂入建章。未安文史阁,独结少年场。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