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
穿
竿
写景
山水
咏物
离别
抒情
赞美
写山
春景
民间歌谣

译文

巫山的小仙女隔着云雾告别,松花在春风吹拂下盛开在山头。
她独自穿过长满香气的小路回家,骑着白马,手执花竿,身影孤单。
蜀江上微风轻拂,水面如同细密的丝罗,落下的兰花有谁来采摘经过。
南山的桂花愿为你而凋零,你的云衫沾染了红脂花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相和歌辞·神弦别曲》。从这短暂的摘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巫山小女隔云别”,这里的“巫山小女”通常被认为是指巫山神女,她们在云端与世间相隔,既有仙境超脱凡尘之意,也隐含着对美好事物不易触及的情感。“松花春风山上发”,这一句则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景象。松花随着春风在山间飘散,给人以生命力和希望的感觉,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绿盖独穿香径归”,诗人通过“绿盖”这一形象传达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绿色可能代表着植物的生长,也暗示了某种隐蔽或孤独的情感状态。而“独穿香径归”则表明主人公在这宁静美丽中独自漫步,最终回到一个充满香气的小路上。“白马花竿前孑孑”,这里的“白马”可能象征着纯洁或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花竿”则是一种装饰性的物品。整句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通过这种细节描写,诗人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欢乐的场景。“蜀江风澹水如罗”,这一句将读者带入到蜀江边,那里的风轻柔,水清澈,如同丝绸一般。这里不仅是在形容自然美景,也可能在通过这种宁静的环境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堕兰谁泛相经过”,这句话中,“堕兰”通常指的是某种植物,但在这里它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质,仿佛是某个有情之物。诗人通过这一形象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有谁会去打扰这些宁静的事物?“南山桂树为君死”,这里的“南山桂树”因其坚韧不拔而著称,诗人用它来表达一种牺牲或奉献的情感。通过“为君死”的描述,可以看出诗人对某种事物或情感有着极深的执着。“云衫残污红脂花”,这一句中,“云衫”可能象征着遥远或超脱尘世的事物,而“残污红脂花”则可能暗示了一种美丽却又脆弱易逝的事物。这种对比强烈的形象,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独特的人性化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无尽的追求与怀念。

李贺

245首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