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
居
自
述
(
其
二
十
九
)
一
间
茅
屋
白
云
堆
,
贫
虑
萦
心
且
拨
开
。
少
壮
每
随
前
面
去
,
老
狂
都
在
后
头
来
。
耕
犁
引
犊
披
星
出
,
钓
艇
随
湖
带
月
回
。
近
日
瓶
空
吟
咏
少
,
适
情
花
鸟
莫
相
催
。
写景
抒情
写实
记事
秋天
冬日
时光
哲理
情感表达
田园风光
述老抒情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贫居者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首句“一间茅屋白云堆”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居住环境的简陋与自然的融合,仿佛在云雾中隐匿的小屋,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接着,“贫虑萦心且拨开”,表达了面对生活困境时内心的挣扎与自我调适,试图在困苦中寻得心灵的解脱。“少壮每随前面去,老狂都在后头来。”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流转,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年轻时的追求与奋斗如同前行的脚步,而年老后的狂放或不羁则像是紧随其后的影子,暗示着生命旅程中的不同阶段与心境。“耕犁引犊披星出,钓艇随湖带月回。”这两句生动描绘了贫居者的日常劳作与闲暇时光,清晨披星而出,夜晚携月而归,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勤劳,也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享受,展现出一种朴素而坚韧的生活态度。最后,“近日瓶空吟咏少,适情花鸟莫相催。”表达了近期因生活拮据而减少了吟诗作赋的活动,但对自然界的花鸟依然保持着欣赏与喜爱之情,即使物质条件有限,精神世界仍能保持一份宁静与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贫居者在艰难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与自然和谐的境界,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乐观向上的生活哲学。
猜您喜欢
降旨回銮时取道徐州视河工诗以纪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南来两务重,视河及观民。表里实相资,河治民始安。入疆即念兹,疏瀹命河臣。随銮乃细事,伫待嘉猷陈。高堰新堤固,淮口如前巡。其病不在斯,而在徐城滨。渡江以南来,闾阎商贾臻。麦.....
题创得斋(其二)
清·爱新觉罗·弘历
石门进更步松岩,静色寒声迥不凡。谁道山中能驻景,午峰日影讶西衔。
寄蕲州高郎中
唐末宋初·徐铉
贾傅栖迟楚泽东,兰皋三度换秋风。纷纷世事来无尽,黯黯离魂去不通。直道未能胜社鼠,孤飞徒自叹冥鸿。知君多少思乡恨,并在山城一笛中。
宽恤民力
宋·孔平仲
天地清明日,君臣际会秋。雷霆大号遍,雨雪湛恩流。士卒休群戍,耕桑劝九州。中邦节赐予,下吏省诛求。物继由庚咏,民喧击壤讴。泰宁堪坐致,宽恤此良谋。户晓为今失,官询校古羞。愚.....
野望(其二)
清·李呈祥
墙阴有残雪,非与朝阳争。老松无别态,气至理亦荣。飞鸟凭双翼,忽与云烟并。千峰岂我隔,孤杖果何情。
驻防辟展屯田大臣定长等奏进所穫麦万穗诗以纪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载戢西瀛已定功,戍耕伊始庆绥丰。夏收万穟先来进,秋熟千屯预报芃。实栗惟堪尝以彘,既安那更役如熊。开疆逾远心随远,总为祈年宵旴中。
赠锦府张太守樵客
清·戴亨
襄平才子锦城守,政治不异陈太邱。间关薄宦二千里,企慕但有神交游。披云一旦昤謦欬,襟怀朗月悬高秋。诗情突兀轶开宝,落笔耻与黄苏俦。余曾读君医闾山人雪景歌,大雅独奏谁能酬。眼.....
偶因团聚思想仙岩诣就观瞻龛龛礼谒推砂扫窟之次忽睹南大像北边一所古窟摧残岁久毁坏年深去戊申岁末发其心愿至己酉岁中方乃修全以咨推砂扫窟崇饰功德所申意者先奉为龙天〔八〕部拥护河湟梵释四王安人静塞伏愿当今帝主永坐蓬莱十道争钦八方慕化次为我府主令公长隆宝位命寿延年为绝塞之人王作苍生之父母荣同舜日化布尧时继叶临人承桃秉世观音院主道真等十人悟四大而无实睹丘井以悬腾虑□地以火风恐强象而煎逼道真等唯见牛车火宅空然劝时侣发无上之善心誓坚修于胜果今因作罢略述数行拙解铺舒用留于壁余才亏翰墨学寡三坟不但荒芜辄成短句
宋·释道真
人生四大惣是空,何个不觅出烦笼。造罪人多作福少,所以众生长受穷。坚修苦行仍本分,禁戒奢华并不同。今生努力勤精练,冥路不溺苦海中。日逐持经强发愿,弘道回去莫难逢。唯报往来游.....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