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晴
岚
师
消
夏
诗
原
韵
(
其
一
)
长
夏
难
消
暑
气
迷
,
乘
风
一
棹
泛
河
西
。
垂
杨
柳
下
渔
眠
处
,
借
问
纤
菱
可
出
泥
。
写景抒情
夏日写景
河景
抒发情感
夏日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诗人乘舟于河上,感受微风拂面的清凉,周围景致宁静而富有诗意。首句“长夏难消暑气迷”点明了季节与环境,夏季漫长,暑气难消,营造了一种炎热难耐的氛围。接着,“乘风一棹泛河西”描述了诗人乘船游河的情景,乘着微风,悠然自得地泛舟于河流之上,寻求一丝凉意。“垂杨柳下渔眠处”一句,画面感十足,垂柳依依,河畔有人在垂钓休息,营造出一幅静谧和谐的画面。垂柳不仅增添了景致的美感,也暗示了夏日傍晚的宁静与悠闲。最后,“借问纤菱可出泥”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水中植物纤菱的好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与欣赏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傍晚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热爱。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是清代文人描绘夏日风情的佳作。
猜您喜欢
蒲州道中杂诗六首选二(其一)
清·顾印愚
平生得句誇三上,苦为推敲信马蹄。今日诗情何品次,晚风残月过关西。
好事近(其四)
宋·程垓
急雨闹冰荷,销尽一襟烦暑。趁取晚凉幽会,近翠阴浓处。风梢危滴撼珠玑,洒面得新句。莫怪玉壶倾尽,待月明归去。
汴上逢李柬因寄李二素甫
明·朱睦㮮
端坐意不适,夏林飒已秋。忽逢关外使,暂缓望中忧。野日回残照,池烟淡夕流。怀君欲何语,独上竹西楼。
赠含珠
明·徐时进
银箭铜壶夜未央,薰风初入合欢床。怪来枕畔攲明月,自是君身有夜光。
同周叔隐夜坐
明·吴梦旸
罢酒尚寒色,颓然拥衲衣。洞萧吹雨歇,残烛映江微。道路人将老,乡园梦不违。连朝常少睡,支枕问清晖。
南乡子·夏日游竹隐寺
明·骆文盛
古寺隐丛篁,石径逶迤碧藓荒。夹道松枝低拂幰,苍凉,清露沾衣湿不妨。缓步上回廊,老衲相邀入竹房。旋汲山泉供茗碗,悠飏,风送闲云下石床。
夏日偕同诸年友集于灵济宫
明·区大相
结驷情多暇,骖鸾路不赊。偶携中圣酒,来过上清家。解带褰瑶草,倾壶藉洞花。相期炼灵液,携手五云车。
新居六咏(其五)克斋
宋·陈文蔚
燕坐焚清香,日永袅烟篆。妙处良独知,功收物欲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