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穿
哲理
情感
生活描述
友人关系
禅意
佛语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道宁的作品,名为《偈六十九首》中的第十二首。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禅宗的智慧与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荡荡无迂曲,明明透古今",描绘了一种开阔无碍、洞悉世事的境界,暗示了禅修者的心灵清澈,不受世俗曲折所困,直通天地大道。"问无别语,答岂异音",表达了禅问答的直接与平等,没有多余的言辞,只有真谛的传达。"一人张帆,一人把柁",象征着修行者与引导者的默契配合,共同前行。"铁笛横吹,渔歌唱和",以自然景象比喻禅修者与世间众生的和谐共鸣。"啐啄同时,知音几个",强调了真正理解和共鸣的人寥寥无几,体现了禅修的孤独与深度。"顺水逆流归去来,到岸方谙不恁么",意味着只有经历过生活的起伏,才能深刻理解禅的真谛。最后两句"不恁么,为君宣,甜如砂蜜,苦似黄连",以对比强烈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禅的滋味,既有甜蜜也有苦涩,唯有亲自体验才能体会。"若不同床卧,焉知被底穿",进一步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不亲身体验无法真正理解佛法的深奥。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寓言般地揭示了修行的过程与感悟,富有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