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咏物
抒情
赞颂
山水
地方
吴中
秋天
植物
宫庭

赏析

这首诗《洗竹》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竹子的深情赞美与欣赏。首句“欣欣花草不关心”,诗人以花草的繁盛对比竹子的独特魅力,暗示竹子虽不张扬,却自有其清雅之气。接着“绝倒宫庭一亩阴”一句,将竹林比作皇宫庭院中的一片幽静,强调了竹林的宁静与神秘感。“夏箨陨风裁几日,秋筠要月拟千寻”两句,运用季节变换来描绘竹子的成长过程。夏季竹笋在风雨中成长,秋季竹竿则在月光下显得更加高大,形象地展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四季更迭中的美丽变化。“携持斤斧从他怪,缭绕栏干著意深”两句,诗人以竹子为对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他愿意手持工具,尊重竹子的生长规律,不强求改变其自然状态,同时又精心设计围栏,让竹林得以保护与欣赏。最后,“全是吴中旧潇洒,过门应喜伴龙吟”两句,诗人将竹林与吴地(今江苏南部)的潇洒风韵相联系,表达了对竹林的喜爱与向往。同时,以“伴龙吟”比喻竹林的生机与和谐,进一步强化了竹子作为自然界美好象征的地位。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邹浩

979首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您喜欢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