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通
判
王
定
国
承
议
游
竹
西
(
其
二
)
一
霎
狂
飙
破
晓
阴
,
春
光
极
目
几
千
寻
。
会
须
胜
事
追
莲
社
,
更
约
幽
人
访
竹
林
。
渺
渺
平
田
涵
白
水
,
萧
萧
苍
桧
聒
清
音
。
郑
虔
才
大
犹
遭
骂
,
重
愧
持
杯
许
脱
簪
。
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山水写景
怀古抒情
赞美自然
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游赏竹林的雅趣与深意。首句“一霎狂飙破晓阴”以疾风骤起破晓之景开篇,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游赏活动的突然性和不可预知性。接下来,“春光极目几千寻”则将视角拉远,展现出春日阳光普照、万物复苏的广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叹之情。“会须胜事追莲社,更约幽人访竹林”两句,运用了典故,借莲花社和竹林隐逸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愿望,以及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向往。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精神自由的渴望。“渺渺平田涵白水,萧萧苍桧聒清音”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广阔的田野中,清澈的水流缓缓流淌,与四周苍翠的松柏相映成趣,发出悦耳的声音。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和谐。最后,“郑虔才大犹遭骂,重愧持杯许脱簪”引用了郑虔的故事,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与现实处境的反思,以及对能够与朋友共饮畅谈、忘却世俗烦恼的珍惜。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邹浩
979首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您喜欢
江倅出家乐
宋·史浩
沈沈春酌话绸缪,花月行船看拍浮。手束柔荑调雁柱,袖翻纹锦出香毬。未攀青子犹如豆,欲脍赪鳞始上钩。蓬岛古来无觅处,我曹今此得真游。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宿郭乡丈书轩(其一)
明·石宝
三回得上寿萱堂,醉卧当年坦腹床。枸杞通灵篱畔药,龙涎拂面坐中香。主人爱客谁弹剑,贱子悲歌亦绕梁。岐路明朝又离别,云霄万里意徒长。
赠芗林后人
宋·徐玑
南北门相对,传来岁月深。但添新意趣,不改旧园林。花日移朝坐,松风伴夕吟。自然忘宦达,非是少知音。
王子荣过家上冢
金末元初·李俊民
暂令元戎小队行,尽驱春色入山城。葱葱佳气随轩盖,袅袅高风卷旆旌。题柱桥边男子志,散金闾里故人情。贵游前后知多少,不使堂虚昼锦名。
或遗扬州芍药者用元韵二首(其二)
宋·洪刍
可堪春恨似悲秋,把酒驱愁转益愁。飞尽柳花怜逐客,始知春色到汀洲。
同朱老步郭外人家留饭西畴草堂(其一)
清·吴之振
西畴诗老话幽居,一笑扶筇兴未疏。村市经过残劫后,草堂重醉落镫初。定知鱼乐能千里,已办农忙共一锄。底用榜门坚谢客,霜寒谁肯问籧篨。
四月一日同黄君启饮高堰徐氏偶题
明·朱升
层云黯黯愁春风,昨夜子规春树东。客怀为此不肯醉,长途俗子来憧憧。鸣笛考鼓摇旌旗,射福媒利神鬼丛。乃知今日四月朔,光阴客子嗟飘蓬。前溪妇女立欲渡,长裙短衫照溪红。溪北亦有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