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黄
蘖
山
诗
长
望
竟
何
极
,
闽
云
连
越
边
。
南
州
饶
奇
怪
,
赤
县
多
灵
仙
。
金
峰
各
亏
日
,
铜
石
共
临
天
。
阳
岫
照
鸾
采
,
阴
溪
喷
龙
泉
。
残
杌
千
代
木
,
崷
崒
万
古
烟
。
禽
鸣
丹
壁
上
,
猿
啸
青
崖
间
。
秦
皇
慕
隐
沦
,
汉
武
愿
长
年
。
皆
负
雄
豪
威
,
弃
剑
为
名
山
。
况
我
葵
藿
志
,
松
术
横
眼
前
。
所
若
同
远
好
,
临
风
载
悠
然
。
写景
地点
山水
抒情
赞美
咏物
写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远的历史文化氛围。诗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触,将黄蘖山的奇特风光与古代帝王的伟大志向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既有山水之美,又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世界。“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开篇便以宏大的视角,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景画卷,云海翻腾,与远古的越地相连,展现了黄蘖山的雄伟与神秘。“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诗人笔下的南州不仅风光旖旎,还蕴含着许多奇特的自然现象和传说中的灵仙,这里的描述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色彩。“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这里的金峰、铜石被赋予了日月同辉、与天齐高的壮观景象,表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敬畏之情。“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阳光下的山峰如同神鸟展翅,阴暗的溪流则像是藏龙卧虎之地,这些意象丰富的描写,不仅展示了黄蘖山的多样面貌,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感悟。“残杌千代木,崷崒万古烟。”古老的树木和连绵不绝的山脉,是时间的见证,这里传递出一种历史深度与永恒的主题。“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鸟鸣在古老的墙壁之间回响,猿啼在翠绿的岩石间穿梭,这些生动的声音让静谧的山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诗人提及历史上的伟大帝王,如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的雄才大略、对永恒的追求与黄蘖山的不朽之美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和永恒主题的赞美。“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这些历史人物的英勇形象和他们放下武力、崇尚自然之美的精神态度,为黄蘖山增添了一份超越时空的伟岸。最后,“况我葵藿志,松术横眼前。”诗人以自己的平凡与这些宏大的历史文化相比,更显出一副谦逊之态。然而,“所若同远好,临风载悠然”表明了诗人对于山水之美的热爱,以及在这种美景中获得的超脱和自我实现。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蘖山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历史文化的融入,展现了一种崇高的审美追求和深远的哲思。
江淹
134首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