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江
月
·
秋
夜
小
院
烟
笼
衰
柳
,
长
空
月
挂
高
桐
。
捲
帘
时
听
草
间
虫
,
似
把
秋
情
细
讽
。
绣
户
凉
生
簟
冷
,
画
楼
人
静
灯
红
。
无
端
断
续
短
砧
风
,
敲
破
归
乡
残
梦
。
写景抒情
秋日写景
思乡之情
夜景
赏析
这首《西江月·秋夜》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略带哀愁的秋夜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夜的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首先,“小院烟笼衰柳,长空月挂高桐”,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萧瑟的氛围。小院中,衰柳被轻烟笼罩,仿佛是岁月的痕迹在无声诉说;高高的梧桐树上挂着一轮明月,月光洒落,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这两句通过“烟”、“衰柳”、“月”、“高桐”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秋夜特有的画面,既有自然界的寂静之美,也暗含了时光流逝、万物凋零的意味。接着,“捲帘时听草间虫,似把秋情细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卷起窗帘,倾听草丛中虫鸣的声音,这虫鸣声似乎在细语着秋天的故事,传达着对季节更替的感慨。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虫鸣以情感,使得自然界的声响充满了人文色彩,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随后,“绣户凉生簟冷,画楼人静灯红”,转而描写室内的情景。绣户(绣花的窗户)中传来阵阵凉意,竹席(簟)已显得冰凉,画楼(装饰华丽的楼房)里的人们已经入睡,只有红灯还静静地亮着。这一场景对比鲜明,室外的秋夜与室内的宁静形成呼应,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最后,“无端断续短砧风,敲破归乡残梦”,点明了主题。无端的风声中,断断续续的捣衣声(短砧风)打破了主人公的梦境,让他意识到自己身在他乡,无法回到故乡。这一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同时也揭示了整首诗的情感核心——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与难以言表的孤独感。综上所述,《西江月·秋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秋夜的静美与哀愁,以及主人公深藏于心的思乡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猜您喜欢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野兴四首(其一)
宋·陆游
来日无多去日遒,朱颜那肯为人留。檐声点滴无时雨,野气苍茫极目秋。朝出钓鱼来北渚,夜耕驱犊上西畴。此心所要常无愧,寂寞衡门死即休。
初秋
宋·陆游
湿萤相逐照高栋,又见一年风露秋。流落江湖常踽踽,扫平河洛转悠悠。簿书终日了官事,尊酒何时宽客愁。拟倩天风吹梦去,浩歌起舞散花楼。
饮村店夜归二首(其一)
宋·陆游
致主初心陋汉唐,暮年身世落农桑。草烟牛迹西山外,又卧旗亭送夕阳。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幽栖
明·顾猷
四十为渔长水西,汀兰沙鸟共幽栖。雨馀篱落经蛛网,风静檐牙上燕泥。欲醉且图元亮酒,长贫一任少陵妻。苔矶倦倚还持钓,莫管柴门日色低。
秋思二首(其二)
宋·陆游
日落江城闻捣衣,长空杳杳雁南飞。桑枝空后醅初熟,豆荚成时兔正肥。徂岁背人常冉冉,老怀感物倍依依。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梁鸿赋五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