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义
门
胡
氏
华
林
书
院
旌
阙
书
亭
焕
水
乡
,
四
时
烟
景
似
沧
浪
。
玉
浆
寒
色
连
莎
砌
,
金
障
秋
阴
覆
草
堂
。
田
里
从
来
应
逊
畔
,
儿
孙
游
戏
亦
成
行
。
吾
君
孝
理
风
天
下
,
谁
识
讴
歌
缀
乐
章
。
写景
地点
田园
秋景
抒情
赞美
哲理
节令
田里游戏
亲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卷。首句"旌阙书亭焕水乡",通过描绘书亭在水乡中的光彩夺目,展现了义门胡氏华林书院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气息。"四时烟景似沧浪"则进一步强调了书院周围四季如画的自然景色,如同江海般的浩渺。"玉浆寒色连莎砌,金障秋阴覆草堂"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书院的冷峻与温暖相结合,寒色的玉浆映衬着莎草阶砌,金黄色的屏障为秋季的草堂增添了几分静谧。这两句展现出书院内外环境的和谐与雅致。"田里从来应逊畔,儿孙游戏亦成行",诗人以田野的朴素生活与书院的宁静形成对比,孩子们在书院附近自由游戏,画面温馨而富有生活气息。这表达了诗人对胡氏家族注重教育,使得田间劳作之余也能培养后代读书求知的赞赏。最后,"吾君孝理风天下,谁识讴歌缀乐章",诗人高度评价胡氏家族的教化之功,他们以孝悌之道影响乡邻,这种美德如同春风一般普照天下,然而这样的贡献往往被忽视,无人能真正理解并歌颂。此句寓含了诗人对胡氏家族深沉的敬意和对社会风气的期望。总的来说,陈尧叟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华林书院的环境和胡氏家族的教化影响力,赞美了他们的道德典范,并表达了对孝道文化的推崇。
猜您喜欢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夜宿三台东杨炼师
明·刘崧
三台山祀净明君,香火新从葛井分。案上道书秋后写,空中仙乐夜深闻。星垂天近连青野,雨过山空起白云。更有雷坛人不到,十年珠树鹤成群。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天界寺
明·蔡羽
秋晨慕虚览,梵宇谢埃郁。前垄未及逾,中林庶款述。入门蹑飕岩,循隩多扃坰。紫院阴霞兴,瑶阶锦苔出。问柏知僧年,藉花荫佛日。昼憩夕忘返,神恬形寡役。忏往坐独冥,玩空尘徐拂。终.....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癸亥春
宋·张嵲
荒村渺渺不知春,三见篱边物态新。渐习鱼虾解蛮语,自疑元是魏塘人。
滆湖
清末近现代初·缪荃孙
一碧到天际,西南望滆湖。夕阳下高树,秋雪点残芦。水市鱼虾贱,粳田雁鹜呼。惭无王恽手,清景恐难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