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天
乐
(
其
七
)
次
韵
王
原
吉
龙
江
别
业
去
年
弭
棹
龙
江
市
,
曾
瞻
故
人
衡
宇
。
树
隔
琴
床
,
芸
香
书
屋
,
捣
药
时
鸣
清
杵
。
壶
签
报
午
。
想
频
拂
词
笺
,
闲
修
花
谱
。
如
此
幽
闲
,
雅
宜
连
榻
听
风
雨
。
多
君
曳
裾
相
府
。
纵
风
流
文
采
,
终
带
清
苦
。
借
筋
筹
帷
,
持
杯
说
剑
,
长
历
汉
台
秦
础
。
寻
幽
访
古
。
便
后
约
须
期
,
细
论
重
与
。
岁
晚
山
中
,
茯
苓
还
共
煮
。
离别
写景
地点
写友
写景
山
怀念故地
描述居住处
生活
抒情
赏析
这首元末明初的《齐天乐·其七》是邵亨贞对友人王原吉在龙江别业的追忆和赞美。诗人以去年来访的情景为引,描绘了友人的居所环境,琴声悠扬,书香四溢,捣药声清脆,显示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生活气息。午时壶签报时,友人忙于修撰花谱,闲暇之余,两人相伴听雨,更显其悠闲自在。接着,诗人称赞友人才情出众,虽身处官场,但保持着清苦的节操。他们一起讨论国家大事,饮酒论剑,仿佛回到了汉台秦础的历史场景。诗人期待未来能再次相聚,深入探讨历史与隐逸生活,最后以共煮茯苓结尾,寓意深厚的友情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及其生活环境的深深敬仰和怀念。
邵亨贞
168首
曾任松江训导。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猜您喜欢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野望
唐·杜甫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登庐山诗二首(其二)
南北朝·鲍照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