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西
写景
秋景
边塞风光
目力所及的景色
晚景
天气

赏析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作《点绛唇·其一·暮登新安镇城楼》由邵亨贞所作,描绘了词人在傍晚时分登上高楼,眺望太湖西岸的景色。"暮倚高楼,太湖西畔青山近",这两句写出了词人登高远望的场景,青山映衬着暮色,显得格外宁静而深远。"雁边云暝。目力随天尽",通过大雁和昏暗的云彩,传达出一种辽阔而寂寥的氛围,词人的视线仿佛随着天际延伸。"落日平芜,点点余烽烬",落日余晖洒在广阔的原野上,昔日战火的痕迹隐约可见,这句寓含了历史的沧桑感。"西风紧。乱沙成阵",西风吹过,卷起一片片乱沙,形成动态的画面,增添了词境的苍凉与壮丽。最后,"故恼双蓬鬓",词人借乱发之态,表达了内心的感慨和岁月流逝的无奈,流露出淡淡的忧郁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生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邵亨贞

168首
曾任松江训导。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猜您喜欢

汥江八景(其三)黄村晚照
明·林弼
黄家村外夕阳明,鸡犬迟归爱晚晴。花落閒庭茅屋静,小溪风起看潮生。
登城西南隅次毛驰黄韵
明末清初·张丹
野阔天高枫叶丹,凤凰城上倚楼看。苔深玉马秋逾静,露涩铜驼晓未干。南浦云屯千骑合,西陵木落万家寒。愁来鼓角霜前动,莫听征鸿去渺漫。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唐·杜甫
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
西岩晚望仍前韵
明·谢迁
欲凌倒景强登山,山外斜阳绿树间。横笛路迂归牧陇,远钟烟暝逗禅关。湖波茂草青千顷,海屿晴霞锦一湾。石上浩歌仍待月,披襟散发暮忘还。
过榕城
明·谢宗鍹
萧条兵火后,井邑数家存。海气兼秋阔,潮声向晚翻。腥风牡蛎市,细雨木棉村。入夜多凄警,犹闻铃柝喧。
嘉川驿楼晚望
唐·姚鹄
楼压寒江上,开帘对翠微。斜阳诸岭暮,古渡一僧归。窗迥云冲起,汀遥鸟背飞。谁言坐多倦,目极自忘机。
台湾八景
清·庄年
笳声互动日沈西,一片苍茫暮霭低。夕照城边催渡急,晚烟风里裹帆齐。水寒弄影光摇月,潮长移舟浪拍堤。却怪群鸦栖不定,参差楼堞望中迷。
晚渡
宋·释圆悟
桥巷低临水,数家深掩门。路穷生寂寞,人渡更黄昏。风色占帆席,潮痕认柳根。岸回林影暝,渔火满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