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夜
寄
怀
时
泉
(
其
二
)
修
篁
坠
清
露
,
月
色
忽
零
乱
。
开
帘
千
顷
波
,
耿
耿
湿
斜
汉
。
我
怀
凄
以
清
,
感
兹
节
物
换
。
人
生
适
意
难
,
所
遇
多
羁
绊
。
蒲
柳
畏
及
秋
,
发
白
倏
忽
半
。
思
君
如
寒
蛩
,
长
吟
不
能
断
。
写景
抒情
秋节
怀旧
思乡
动物
友情
山水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百龄的《秋夜寄怀时泉(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夜景象。首句“修篁坠清露”以修长的竹子上滴落的清露,渲染出秋夜的清凉与寂静。接着,“月色忽零乱”暗示了月光在云层中穿梭,光影斑驳,增添了神秘感。“开帘千顷波”运用比喻,将月光照亮的景色比作千顷波光粼粼的水面,形象生动。而“耿耿湿斜汉”则描绘了月光洒在银河(斜汉)上的景象,显得深远而浩渺。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心境的清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触。“我怀凄以清”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凄清的情绪与秋夜的氛围相呼应。接下来,诗人感慨人生不易,常被各种琐事牵绊,如同“蒲柳畏及秋”,暗示岁月如流水,转瞬即逝,自己已届中年,白发生白。最后两句“思君如寒蛩,长吟不能断”以寒蛩(秋天的蟋蟀)的鸣叫比喻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思念之情如同寒蛩的长吟,绵延不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和友情的深深感慨。
百龄
13首
张氏。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素有才名。乾隆末官至御史。乾隆三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掌院阿桂重之,曰:“公辅器也!”督山西学政,改御史,历奉天、顺天府丞。负才自守,不干进,邅回闲职十馀年。仁宗亲政后,始加拔擢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