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花
十
五
首
(
其
十
四
)
面
墨
已
无
情
,
岂
但
心
如
铁
?
昨
宵
疏
影
横
,
空
山
半
窗
月
。
写景
写花
梅花
情感
山水
季节
冬季
节令
月亮
抒情感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寂的画面。"面墨已无情"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冷峻和坚韧,可能是指他对外界事物已经失去了情感反应,如同墨色的面无表情。"岂但心如铁"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坚硬,仿佛他的内心比铁还要冷硬。"昨宵疏影横"描绘了夜晚梅花的孤独身影,"疏影"二字透露出梅花的清冷和疏离,而"横"字则展现出月光下梅花枝条的动态感,仿佛在寒夜中独自摇曳。"空山半窗月"则将场景扩展到整个空旷的山林,只有半扇窗户透出明亮的月光,映照着那片梅花,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意境。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韧,以及对世事淡漠的态度,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常有的孤高情怀。
猜您喜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西樵作(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多雨天湖决,鱼飞下碧峰。船浮山口石,罾挂市门松。瀑布添无数,梅花积几重。行行溪路暝,催客一声钟。
十四夜蔡世卿吴曰南枉集得梅字
明·杨瑞云
湖色宵从别署开,翩翩公子为春来。冰花溪上流寒月,风笛城头散落梅。万里烟云怜主客,中天灯火出楼台。关门总为游人待,行乐何妨五夜杯。
渔洋探梅归自东西横塘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寒寻未得,一树忽临溪。光透松间雪,香生石上泥。莺声留客久,鹭影逐人低。随意穿桥去,横塘东复西。
渔家傲(其二)游仙咏
宋·贺铸
啸度万松千步岭。钱湖门外非尘境。见底碧漪如眼净。岚光映。镜屏百曲新磨莹。好月为人重破瞑。云头艳艳开金饼。传语桂娥应耐静。堪乘兴。尊前听我游仙咏。
正月三日饮玉成宅得冬字
明·左光斗
庭院深深乐事重,雨馀滑屐更相从。屯云古树依城湿,著席寒梅照眼浓。语燕流莺声渐遍,远山高阁望全封。醉来忘却经三日,谈笑依稀似去冬。
题梅轩
明·徐贯
绕屋寒芳绝点尘,笑看残雪挽回春。任渠时态姿容好,可似平生节操真。梦入罗浮香更远,诗成东阁兴偏新。吴公山下清如许,不减西湖放鹤人。
泛清波摘遍·邓尉探梅,和小山
清·杨玉衔
茅诛径小,杏傍墙高,莺报柳桃薰染好。暖催寒勒,商略探芳计迟早。行人道。鹃声泪苦,驴足尘空,无意送春归去了。倦侣高阳,重拾杯盘坠欢少。雁来渺。短札欲凭晚潮,何处始无芳草。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