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楼
一
路
探
幽
到
石
楼
,
连
山
修
竹
拂
云
浮
。
万
峰
台
上
登
高
望
,
红
日
沈
湖
紫
翠
收
。
写景
山水
抒情
赞美
地点
石楼
季节
夏天
登高望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方仁渊以“石楼”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融为一体,展现了独特的审美情趣。首句“一路探幽到石楼”,开篇即点明了探寻之旅的目的地——石楼。这里的“幽”字,不仅指出了道路的隐蔽和神秘,也暗示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探幽”二字,既表达了诗人深入探索的勇气,也预示了即将展开的一系列发现与感悟。次句“连山修竹拂云浮”,描绘了石楼周围连绵起伏的山脉和茂密的修竹,它们仿佛在云层中轻轻摇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静态的景物赋予了动态感,使画面更加鲜活。第三句“万峰台上登高望”,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行动与视角的变化。登上万峰台,诗人从更高的位置俯瞰四周景色,这种视觉上的提升,不仅让视野更为开阔,也为读者带来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登高望”三字蕴含着一种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最后一句“红日沈湖紫翠收”,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太阳缓缓沉入湖中,湖面泛起一片紫翠之色,美不胜收。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与新的开始,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对世界的美好向往与追求。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