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咏物
抒情
哲理
秋节
名物
宗楚令
读兴感
生活
自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榕树下潺潺流水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古榕潮汐地”,以“潮汐”比喻流水,形象地展现了榕树下水流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接着,“百折绕平田”描绘了水流在平坦田野间曲折蜿蜒的生动画面,展现出水的灵动与自然的韵律。“吞吐涵明月”一句,通过“吞吐”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水流在月光下的光影变化,仿佛月亮在水中轻轻摇曳,增添了诗的意境美。“盈虚漾碧天”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水面的波光与天空的碧蓝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养源宗楚令,知味契伊川”两句,运用典故,赞美了榕树下流水如同古代贤者的智慧与美德,滋养着大地,也与伊水(伊河)的清流相契合,寓意深远,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最后,“赋罢临流兴,曲肱一枕眠”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完成了一番思考或创作后,面对流水,心满意足,甚至有些慵懒地枕着手臂小憩。这一场景既体现了诗人的闲适心境,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榕树下流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猜您喜欢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金液还丹歌(其十七)
唐·元阳子
阴阳冥寞不可知,青龙白虎自相持。年终变转自相啖,白虎制龙龙渐希。
踏云行·赠道人
元·王处一
砖瓦高行,冶炉妙性。琴棋书画妆銮并。錾锤绳墨与熏缝,接栽出药俱邀请。速踏云行,蓦山溪岭。长思仙路重相等。西江月下望蓬莱,逍遥乐处全真省。
泊云安下大风骤雨作柏梁体一篇
宋·邵博
晴空赤日飞丹霞,扁舟春热汗且呀。寒温之候无乃差,朝犹挟纩莫著纱。祝融暴横势莫加,骤将炎赫移韶华。东皇游冶穷豪奢,未终节序还其家。忽惊猛吹扬白沙,烟云四起相邀遮。空中轣辘鸣.....
玄珠歌(其十五)
唐·张果
玄珠玉树有根苗,水际连天永不凋。真火含虚如赤日,金华结魄六时潮。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其五)
南北朝·鲍照
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北园有细草,当昼正含霜。乖荣顿如此,何用独芬芳。抽琴为尔歌,弦断不成章。
辽城望月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