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婉约情感
庭院景色
秋天的抒怀

赏析

这首《如梦令》由清代诗人吴尚憙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午后庭院的静谧景象。开篇“乍见碧红深浅”,以“碧”与“红”两种鲜明的色彩对比,勾勒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深浅”二字则暗示了色彩层次的丰富,让人仿佛能看到绿叶与花朵在阳光下或浓或淡的色彩变化。接着,“几处黄鹂学啭”一句,通过生动的鸟鸣声,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黄鹂的啼鸣不仅为寂静的庭院增添了几分活泼的气息,也唤醒了读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恰是好良辰,怎奈萧条庭院。”这两句转折,将画面从外界的生机盎然转向了内心的孤独与落寞。尽管春光正好,但面对空寂的庭院,诗人不禁生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惆怅之情。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境遇和内心情感的共鸣。最后,“难遣,难遣。睡起翠眉慵展。”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疲惫。即使在春日午后的美好时光里,诗人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忧郁,即便是醒来,也难以舒展眉头,展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使得这首词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思考。综上所述,《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一)
宋·朱敦儒
通处灵犀一点真。忺随紫橐步红茵,个中自是神仙住,花作帘栊玉作人。偏澹静,最尖新。等闲舞雪振歌尘。若教宋玉尊前见,应笑襄王梦里寻。
山亭柳·赠歌者
宋·晏殊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
柳梢青
清·姚燮
生小谁家。绿珠风韵,碧玉年华。短烛摇钗,低弦荡水,暗睐迷花。隔烟疏柳横斜。唤不醒、城头睡鸦。酒倦风来,歌残月上,帘幕凉些。
霜寒
明·王稚登
烈烈瓦沟霜,他乡草木黄。合欢床上被,一半冷鸳鸯。
病讯四章(其四)
明·王彦泓
徐淑新题病起书,稍亲膏沐下庭除。一株明玉温泉里,两朵红酥映日初。承露远贻卿和药,避风停唤我持裾。啼绡一幅先封寄,免用灵芸玉唾壶。
杨柳枝(其一)
宋·方岳
绿阴深护碧阑干,拂拂春愁不忍看。燕子未归花落尽,一帘香雪晚风寒。
蝶恋花(其三)
清末近现代初·袁克文
低户疏棂风乍咽。月正窥人,未许帘栊隔。一枕轻寒休自怯,楼高不碍灯明灭。宛转愁心谁与说?寂寞池塘,蛙语声声切。墙外乱红吹又歇,空枝照眼还如雪。
忆旧游(其二)
宋末元初·仇远
对庭芜黯淡,院柳萧疏,还又深秋。正一星镫暗,更一声雁过,一点萤流。合成一片离思,都在小红楼。想扑地阴云,人愁不尽,替与天愁。酸风未应□,雨簌簌潇潇,欲下还收。忆绣帏贪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