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
椿
悼亡
抒情
亲情
写心
怀旧

赏析

这首《百字令》是清代吴尚憙在父亲去世一年后所作,以哀悼之情深沉感人。开篇“几筵奠罢”,点明了祭奠仪式的结束,随后“对遗真挥泪,痛怀无限”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亡父的深切怀念与无尽悲痛。接下来,“掌上擎珠膝下玉,海水量恩还浅”运用比喻手法,将父亲的养育之恩比作深不可测的海洋,表达了对父亲恩情的感激与赞美。“唤地难闻,呼天何酷,促我灵椿返”三句,通过呼唤天地表达对父亲的不舍与痛苦,同时暗示父亲的离世如同催促着长寿的灵芝(椿)回归,充满了无奈与哀伤。接着“百身莫赎,柔肠断处如剪”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无论付出多少都无法挽回失去的父亲的遗憾与绝望。“凭记画法曾传,词章屡训,犹把身名勉”几句回忆了父亲生前传授的知识与教诲,以及作者努力遵循父亲遗志的决心,体现了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然而,“只道百年长奉侍,愁煞泉台梦远”两句转折,指出即使有再多的侍奉也无法弥补失去父亲的痛苦,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对已逝父亲的深深思念。最后,“欲拼馀生,奈为萱恋,强把眉痕展”表达了作者愿意用余生去弥补对父亲的亏欠,但又因对母亲的牵挂而感到无力,只能勉强展现出坚强的一面。而“俄惊周岁,素衾红泪积满”则描绘了作者在父亲周年祭时的场景,素白的被褥上积满了红色的泪水,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悲痛与哀思。整体而言,这首《百字令》以深情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对亡父的深切怀念与哀悼,通过回忆与想象,展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面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痛苦。

猜您喜欢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两同心(其二)
宋·柳永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迥、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中书耶律公挽词
元·曹之谦
虎啸龙兴际,乘时自有人。风云开惨淡,天地入经纶。忽报台星坼,仍传薤露新。斯民感无极,洒泪叫苍旻。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