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民谣
写实
思乡
忧民
悯怀民生
念人抒情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闲居漫兴十首(其六)》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深深关怀。诗中,“畎亩苍生念”描绘了他对田野百姓生活的忧虑,体现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闾阎白屋情”进一步强调了他对普通人家的牵挂,白屋象征着平民百姓的简陋住所。“览章时昃日,露祷必深更”两句,通过描述人们在白天忙碌之余,夜晚仍在露天祈祷以求雨露滋润,展现了百姓在艰难岁月中的虔诚与无奈。诗人关注到“岁旱忧疑狱”,在干旱年景里,人们不仅担忧自然灾难,还忧虑社会公正,暗示了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天寒悯戍兵”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戍守边疆士兵的怜悯,寒冬时节他们的境遇更加艰苦。最后,“尚遗宽恤诏,朝野共吞声”揭示出尽管朝廷发布了一些宽恤政策,但民间的苦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人们只能默默承受,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对统治者期待的无声呼吁。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诗歌,体现了明朝士大夫阶层对于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公正治理的期盼。

李东阳

1557首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您喜欢

国风·邶风·柏舟
先秦·诗经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还都道中诗三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太.....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过青阳齐丘旧隐(其二)
宋·周南
利尽渔民五季年,谁蠲丁口亩输钱。不将公量收家邑,漫把徵贤改应天。
写怀
元末明初·蓝仁
聚敛夸长策,侵渔趁此机。直须贫到骨,谁问岁无衣。天地身为累,丘园道已非。衰年当绝粒,何论故山薇。
久居京师感怀诗
唐·费冠卿
茕独不为苦,求名始辛酸。上国无交亲,请谒多少难。九月风到面,羞汗成冰片。求名俟公道,名与公道远。力尽得一名,他喜我且轻。家书十年绝,归去知谁荣。马嘶渭桥柳,特地起秋声。
社日两篇(其二)
唐·杜甫
陈平亦分肉,太史竟论功。今日江南老,他时渭北童。欢娱看绝塞,涕泪落秋风。鸳鹭回金阙,谁怜病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