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答
若
虚
秋
官
闻
恤
刑
诏
有
作
西
曹
忽
枉
恤
刑
诗
,
我
在
閒
官
亦
自
疑
。
正
恐
灾
祥
非
独
致
,
敢
言
繁
简
不
同
司
。
心
中
自
许
神
明
鉴
,
笔
底
真
看
造
化
移
。
今
日
治
安
还
有
象
,
贾
生
痴
泪
莫
深
垂
。
写景
抒情
哲理
歌手法
官场励志
秋天篇
节制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次韵答若虚秋官闻恤刑诏有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关怀的感激之情,并通过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对权力与责任的理解,展现了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公正的深切关注。首句“西曹忽枉恤刑诗”,点明友人以恤刑之名来访,表达出意外而温暖的惊喜。接着“我在闲官亦自疑”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身居闲职,却也感到了一丝不安,反映出其对职责的认真态度。“正恐灾祥非独致,敢言繁简不同司”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复杂性的深刻认识,认为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需全面考量,不能仅凭单一因素判断。同时,也暗示了对官僚体制中繁简不一的管理方式的思考。“心中自许神明鉴,笔底真看造化移”则展示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信,认为自己如同神明一般公正无私,能够洞察世事,甚至能影响自然法则,体现了其对个人道德修养和治国理政能力的期许。最后,“今日治安还有象,贾生痴泪莫深垂”两句,诗人以贾谊(贾生)的典故,表达了对当前社会安定局面的认可,同时也劝慰友人不必过于忧心,展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东阳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更蕴含了他对社会公正、国家治理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作为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
李东阳
1557首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