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咏
警
戒
(
其
五
)
无
私
仍
克
己
,
克
己
又
无
私
。
一
事
兼
修
饰
,
终
身
在
省
思
。
公
清
多
敛
怨
,
高
亢
易
招
危
。
更
切
循
卑
退
,
方
应
履
坦
夷
。
励志
惜时
哲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处厚所作的《八咏警戒》系列中的一篇,名为“其五”。它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探讨了个人修养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议题。首先,“无私仍克己,克己又无私。”这两句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强调了个人在追求无私的同时,也需严格约束自我,两者相辅相成。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品质的高标准要求,也是对如何在社会中保持正直、公平的深刻思考。接着,“一事兼修饰,终身在省思。”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个人行为与内在修养的关系。它指出,每一个行动都应经过精心的考虑和修饰,使之符合道德标准;同时,这种思考和反省应成为一生的习惯,不断修正和完善自我。随后,“公清多敛怨,高亢易招危。”这两句则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公正清廉的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反应。在追求公正的同时,可能会遭遇误解或怨言,甚至面临危险。这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坚守原则与道德往往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最后,“更切循卑退,方应履坦夷。”此句总结了前文的思考,提出了应对策略。它建议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采取谦逊退让的态度,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风险,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坦然。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与思考,深刻地探讨了个人修养、社会关系以及道德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既富有哲理,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闭关
唐·白居易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掩关来几时,髣髴二三年。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
集字联
清·何绍基
指麾文府才思盛;冠冕人伦道德尊。
颂古四十首(其三)
宋·释守珣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