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山
海
经
十
三
首
(
其
九
)
夸
父
诞
宏
志
,
乃
与
日
竞
走
。
俱
至
虞
渊
下
,
似
若
无
胜
负
。
神
力
既
殊
妙
,
倾
河
焉
足
有
!
馀
迹
寄
邓
林
,
功
竟
在
身
后
。
励志
咏物
怀古
写山
赞美
读书
惜时
译文
夸父志向真远大,敢与太阳去竞走。
同时到达日落处,好像没分胜与负。
神力非凡又奇妙,饮尽黄河水不足。
弃下手杖化邓林。身后功绩垂千古。
赏析
这是一首借助神话故事来表达诗人个人的志向和抱负的诗句。其中“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两句直接点出了夸父想要追赶太阳的雄心壮志,通过这样的比喻,表现了诗人自己不满足于现状、渴望超越常人的勇敢精神。接下来的“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则描绘了夸父与太阳竞走到达虞渊(古代地名)的场景,表明无论成败,这种挑战都是值得赞许的。“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两句中,“神力”指的是超乎寻常的力量,而“倾河”则是夸父想要喝干黄河和渤海的故事。这两句是在表达即使拥有了这样的非凡能力,也难以达到目标,含有一种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最后,“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则是说夸父虽然失败,但他留下的足迹和精神遗产仍然值得人们铭记。这里的“馀迹”指的是夸父留下的痕迹,而“邓林”可能是指一个遥远的地方或是比喻,意在表达即使是在很远的地方,他的精神也会被传颂。总体来说,这段诗句通过夸父的故事,抒发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不懈追求和永恒精神遗产的赞美之情。
陶渊明
138首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