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秋节
七骑子
赞美词
神仙信仰

赏析

这首元代王哲的《七骑子》是一首表达修道追求仙道的小令,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诗人以“真个重阳子”开篇,暗指自己是修炼之人,重阳节是个吉祥的日子,寓意着修道的好时机。接下来,“待做神仙”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羽化登仙的向往。“惺惺诚了了”描绘了修行者内心的清醒和坚定,对道法的领悟透彻。“了了金丹一粒圆”,金丹象征着修炼的成果,圆满的丹丸象征着道行的精进。“圆圆”、“上天”、“新鲜”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修炼过程中的上升和纯净,以及对仙界生活的期待。最后,“辉辉清洒洒,清香馥郁妙玄玄”描绘了仙境的清净和香气,而“玄上长生玉帝前”则表达了对最高境界——天庭的向往,以及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整首词通过日常生活的隐喻和象征,传达出浓厚的道教修真色彩,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寄托。

猜您喜欢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除夜客怀
明·浦源
火冷空斋夜掩霜,明朝新岁在殊方。故乡亲老谁相守,独对寒灯泣数行。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明·黎淳先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
点绛唇(其十三)
宋·向子諲
今日重阳,强挼青蕊聊开宴。我家几甸。试上连辉观。忆着酺池,古塔烟霄半。愁心远。情随云乱。肠断江城雁。
十六夜月
宋·刘黻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
中秋无月
明·王越
年年遇着中秋节,活计虽贫强自欢。不似今年贫得甚,倚栏无个月明看。
重阳(其一)
宋·文天祥
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祇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唐·马云奇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