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怀古
情感
思乡思念
写秋
情感爱情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丁谓的作品,名为《再赋》。从其内容来看,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赞美,以及对于某些不尽如人意之事的感慨。"彼美秋江上,尘埃耻托根。"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画,秋天的江景中,尘埃被落叶掩盖,这里“耻”字用得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笑倾行雨国,香返梦兰魂。" 这两句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秋天的景色如同倾盆大雨一般充满整个国家,而兰花的香气在梦中回旋,让人仿佛魂归。"蛱蝶无媒妁,鸳鸯见子孙。" 蛱蝶、鸳鸯都是象征着和谐美好的物象,无需媒介即能成眷属,这里表达了对美好姻缘的向往。"遍窥思两桨,深锁忆重门。" 诗人在小船上四处观望,用心思索,心中却紧锁着难忘的往事,如同一扇沉重的大门。"怯徇风波性,惭留月露痕。"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性格的反思与自我批评,面对风波时显得犹豫不决,而对于过往的错误则感到羞愧,如同月光下留下的露水痕迹难以抹去。"枉将金试步,千古怨东昏。" 最后两句中,“枉将”二字表达了对过去某些行为或决定的后悔,而“千古怨东昏”则是对于历史上一些不公正事件的长久怨恨,如同朝代更迭,历史尘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丁谓

157首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赂物品,不可胜纪。景祐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归葬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临洺关李浦珠送酒抵邯郸赋此寄之(其二)
明末清初·周亮工
星河云影澹相连,桃叶依然旧渡边。盲女琵琶天宝事,羁人词赋帝京篇。宁知此会为何夕,剩有新愁入去年。始信情根堪万劫,鹊桥今古不桑田。
书林逋诗后
宋·苏轼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诗如东野不.....
诗二首(其一)
宋·陈舜俞
石磴梯山一里高,荒烟源处税渔樵。官粗事冷人应笑,免对青苗强折腰。
幽寻
元·何中
意适可幽寻,天空晚气沈。鸥飞一川迥,花落五云深。庾子江南恨,琼奴柱下吟。野风吹我老,鸿雁有馀音。
题倪元镇先生小景
明·管讷
泖上相逢记昔年,风姿晔晔似神仙。如今看画浑疑梦,春树云林一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