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
刘
仲
鸿
书
感
赋
烽
燧
淹
㽛
町
,
烟
花
梦
浣
江
。
雁
书
时
得
一
,
龙
剑
不
成
双
。
世
正
忧
多
难
,
城
如
筑
受
降
。
乱
离
嗤
邴
管
,
轻
弃
旧
乡
邦
。
边塞
思乡
怀古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孙清元的《得刘仲鸿书感赋》描绘了烽火连天的战乱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烽燧淹㽛町”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频繁和地域的广阔,烽火台的烟尘弥漫,村庄也因此而荒凉。次句“烟花梦浣江”则通过比喻,将战火中的梦幻与江水洗涤相融,暗示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雁书时得一”表达了书信往来稀少,如同大雁偶尔传递的信息,反映出战乱时期通信的艰难。而“龙剑不成双”则寓言般地表达了英雄失伴,个人力量在乱世中显得孤独无依。诗人感叹“世正忧多难”,揭示出时代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城如筑受降”运用了比喻,将城市比作等待投降的城堡,暗指战事的严峻和局势的不稳定。最后一句“乱离嗤邴管,轻弃旧乡邦”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乱世中轻易背离故乡的人的鄙视,流露出对乡土情怀的坚守。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战争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郑端公
唐·方干
圣主伫知宣室事,岂容才子滞长沙。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骢马将离江浦月,绣衣却照禁中花。应怜寂寞沧洲客,烟汉尘泥相去赊。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