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事
又
寄
丘
仲
阏
(
其
一
)
万
目
眈
眈
大
九
州
,
神
丛
争
博
正
探
筹
。
何
堪
白
刃
张
拳
党
,
更
扰
黄
花
落
地
秋
。
石
破
真
惊
天
压
己
,
陆
沈
可
有
地
埋
尤
?
前
番
尚
得
安
身
处
,
莫
说
寒
芜
赤
嵌
愁
。
写景抒情
秋景写意
励志
秋情感怀
社会时事
赏析
这首诗《感事又寄丘仲阏(其一)》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万目眈眈大九州”开篇,描绘了天下纷扰、群雄逐鹿的景象,暗喻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接下来的“神丛争博正探筹”,以赌博比喻权力斗争的激烈与无序。“何堪白刃张拳党,更扰黄花落地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残酷的政治斗争比作刀光剑影中的党派之争,以及对无辜百姓生活的破坏,如同秋日里黄花凋零,象征着社会的衰败与人民的苦难。“石破真惊天压己,陆沈可有地埋尤?”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政治黑暗的强烈不满,仿佛连大地都承受不住这种压迫而沉沦,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切忧虑。最后,“前番尚得安身处,莫说寒芜赤嵌愁。”则表达了对过去安宁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对未来的担忧,担心当前的困境会像寒冷荒芜之地一样,让人心生愁绪。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公正、和平的渴望,是晚清时期社会动荡背景下文人情感的真实写照。
黄遵宪
845首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猜您喜欢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其五)
宋·李之仪
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陈庸被盗张诩有诗唁之因次其韵
明·陈献章
三尺龙泉八尺身,书生胆气欲惊人。亦遣偷儿知我辈,还将直道是斯民。风连蜀魄东方晓,雨洗荼?昨夜春。白舫望君心若渴,清川照我发如银。
苍颉台
唐·汪遵
观迹成文代结绳,皇风儒教浩然兴。几人从此休耕钓,吟对长安雪夜灯。
写怀时允祯初应召
明·吴琏
无官真觉一身轻,晓罢厨烟睡正醒。对客日无辞酒意,教儿时有读书声。一犁秋垄输官早,几箔春蚕报茧成。试问怀安近消息,圣明行召到神京。
和内阁李学士赏花诗(其一)
明·倪谦
青宫出阁正年芳,礼蕝先当习太常。翰学八人期会合,宫花一夜巧铺妆。珍羞旋簇筵前绮,金印初封肘后黄。独乐争如能与众,共将高咏送清觞。
题朱麋君舍人鉴成焦山酣睡图四首(其一)
清·张之洞
茗香步算知周鼎,文达多闻辩陆铭。争向山灵谈考据,禅床塞耳不能听。
用沈仲律提学韵奉邀一首
明·李东阳
行囊又挂佛堂灯,可是缘诗尚爱僧。江上踏泥三日屡,城南冲雪两人曾。别来事与流年异,病起吾惭饱饭能。西望草堂三百步,敝鞍羸马到须登。
和张竹处韵饯陈匝峰之濂泉
宋·赵必?
不愁官冷客无毡,力欲回澜障百川。无己晚年工觅句,元龙豪气讳求田。焚章径解诸侯印,买酒时分司业钱。庭草池莲总春意,诗人只合住濂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