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怀
写景
山水
地点
抒情
怀古
秋节
仙境
松籁夜
田园
古道山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林画卷。首句“层峦草树隔烟村”,以“层峦”形容山之高峻,“草树”则点出山中植被丰富,“隔烟村”则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仿佛远处的村庄被轻烟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接下来的“鸡犬人间寂不闻”,通过“鸡犬”这一乡村常见的景象,反衬出山中的寂静,暗示这里远离尘嚣,一片安宁。“松籁夜归天外鹤,樵歌晓散担头云。”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夜晚与清晨的景象。夜幕降临时,松林间传来阵阵松涛声,仿佛是天外飞鹤在低语;而清晨时分,樵夫们唱着歌,他们的歌声随着担上的云雾飘散,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和人的活动,展现了山林的动态美。“闽山西入都成画,绵水东来尽有文。”这两句将视线从山林扩展到更广阔的地理空间。闽西的山脉仿佛是一幅壮丽的画卷,绵延的水流则滋养了这片土地的文化,暗示了这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深厚联系。最后,“眺罢勿怀陈石路,仙踪欲问采芝群。”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道路的回忆与对未来的向往。诗人眺望远方,心中不再怀念过去的艰难之路,而是期待着探寻仙人足迹,寻找隐居的采芝者,寓意着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罗洪先

732首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