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盆
蒲
汲
泉
注
之
池
,
其
受
不
盈
咫
。
中
有
芳
根
藏
,
沈
沈
绝
污
滋
。
春
至
意
若
会
,
雨
馀
色
初
起
。
新
苔
借
香
腻
,
细
砾
含
清
泚
。
簇
簇
露
囊
锥
,
粲
粲
见
笑
齿
。
朝
来
一
凭
栏
,
苗
长
三
尺
美
。
挺
如
武
帐
剑
,
肃
若
青
衿
士
。
疏
密
自
成
行
,
零
乱
不
失
纪
。
冥
悟
测
所
由
,
迅
速
孰
能
拟
。
因
之
察
万
类
,
可
以
鉴
生
理
。
写景
咏物
赞美
哲理
春日写景
水景
生机盎然
自然植物生长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盆中蒲草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蒲草从生长到成熟的全过程。首先,诗人以“汲泉注之池,其受不盈咫”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将泉水注入小池的情景,池水虽小却孕育着生命的希望。接着,“中有芳根藏,沈沈绝污滋”,点明了蒲草生长于池中的环境,虽处污浊之地,但其根部依然散发着芳香,生命力顽强。“春至意若会,雨馀色初起”,春天到来时,蒲草似乎与之相会,雨后初晴,蒲草的颜色开始显现,生机勃勃。随后,“新苔借香腻,细砾含清泚”,新长的苔藓借着蒲草的香气显得更加细腻,细小的石子中蕴含着清澈的水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簇簇露囊锥,粲粲见笑齿”,蒲草在露珠的映衬下,如同尖锐的囊锥,又似露出洁白的牙齿,展现出其独特的形态美。紧接着,“朝来一凭栏,苗长三尺美”,早晨站在栏杆旁,可以看到蒲草的幼苗已经长到了三尺之高,美丽动人。“挺如武帐剑,肃若青衿士”,蒲草的挺拔如同军帐中的宝剑,又像穿着青色衣裳的君子,既威严又庄重。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赞美了蒲草坚韧不拔的品质和高洁的气质。“疏密自成行,零乱不失纪”,蒲草虽然生长得疏密不一,但它们各自形成了有序的排列,即使零乱也不失整体的和谐。最后,“冥悟测所由,迅速孰能拟”,诗人深思其中,领悟到万物生长的奥秘,感叹时间的飞逝,无人能及。整首诗通过对盆中蒲草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罗洪先
732首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您喜欢
玄珠歌(其十五)
唐·张果
玄珠玉树有根苗,水际连天永不凋。真火含虚如赤日,金华结魄六时潮。
降旨回銮时取道徐州视河工诗以纪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南来两务重,视河及观民。表里实相资,河治民始安。入疆即念兹,疏瀹命河臣。随銮乃细事,伫待嘉猷陈。高堰新堤固,淮口如前巡。其病不在斯,而在徐城滨。渡江以南来,闾阎商贾臻。麦.....
赋得太液柳
清·爱新觉罗·弘历
人字低临太液池,栽培谁辨永宣时。居然后老同彭祖,未觉先零傲悦之。春景青瞳仍望望,秋风绿发故丝丝。世间松柏翻难并,得地延年意可思。
和邵二泉先生待麻姑泉一首
明·夏良胜
为取深青洗却迂,石梁趺坐正刚予。匣中宝剑腾还否,天上银河落未如。饮雪香分归洞侣,佩环声碎宴池馀。沧桑果是无根说,会见何人去恶书。
子瞻画枯木
宋·孔武仲
寒云行空乱春华,西风凛凛空吹沙。夫子抱膝若丧魄,谁知巧思中萌芽。败毫淡墨任挥染,苍莽菌蠢移龙蛇。略增点缀已成就,止见枯木成槎枒。更无丹青相掩翳,惟有口鼻随穿呀。往年江湖饱.....
宴清言殿作柏梁体诗
南北朝·萧绎
玉衡七政转璇玑。升降端揆而才非。澄镜朱紫?难追。
嘉泰昭阳大渊献筑室董孝君祠之西下有湖焉某曰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县又以是名则是湖宜亦以慈名作诗曰(其三)
宋·杨简
惜也天然一段奇,如何万古罕人知。只今山色连深翠,孔子明言是孝慈。
神光灿
元·王吉昌
神功造化,斡转天轮,闲中默契真修。照耀三光,推移五气添抽。北斗南辰围绕,卷银河、万扔波流。玉关启,运三车衮衮,齐驾金牛。霹雳轰惊宇宙,红光迸出山川,电掣无休。布设黄芽,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