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即
事
(
其
七
)
秋
气
萧
条
宋
玉
悲
,
西
风
唯
有
雁
相
宜
。
秦
淮
岸
上
青
青
草
,
想
见
繁
霜
未
落
时
。
写景秋日
秋节
怀古抒情
秋日田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以宋玉的悲秋之情为引子,暗示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感慨。"秋气萧条宋玉悲"一句,借用了宋玉《九辩》中的情感,表达了秋天的凄凉和诗人心中的寂寥。"西风唯有雁相宜"进一步强调,秋风吹过,大雁南飞,成为这一季节特有的画面,似乎只有它们能适应这样的气候。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秦淮河畔,"秦淮岸上青青草",虽然秋霜已至,但岸边的草木依然保持着生机,这与前文的萧条形成对比,展现出生命的坚韧。最后一句"想见繁霜未落时"则是诗人想象的画面,暗示了霜降尚未全面覆盖,还残留着夏日的痕迹,给人以希望和期待。整体来看,刘基的这首《秋日即事(其七)》通过描绘秋景和引用典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自然变迁的独特感受,以及对生活坚韧态度的表达。
刘基
1585首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猜您喜欢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明·黎淳先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
和程续古秋日见过兼次韵
明·释宗泐
上方高处古禅关,一曲清溪万叠山。松树不嫌僧共老,鞠花应笑客能閒。西风岸口孤帆转,落日林边独鸟还。一自兵馀行乐少,且须今日尽欢颜。
滕王阁怀古和新会马持国韵
宋·赵公豫
扁舟直入南州界,屈曲河流势澎湃。浩荡银涛气灏漫,渊源不竭通九派。昔年作客豫章城,弗睹高楼恒介介。再来胜地续前缘,画栋雕梁称绝快。子安一赋传古今,俯视群言犹草芥。西山苍翠无.....
和秋日即事韵二首(其一)
宋·王质
駮駮山苍杂水红,不如冷眼看秋风。北鸿已望江南起,飞过榆林月正中。
初寒偶出
宋·陆游
霜气凋关树,晴光入市楼。闲人无造请,佳日亦遨游。湖白方新出,淮?亦易求。秋来幸无病,作意试新篘。
秋日苦热
明·庞尚鹏
郁郁炎州地,骄阳白昼腾。空中飞鸟绝,树杪乱烟凝。夜月秋光暗,天门海气蒸。閒云方出岫,疑是待龙兴。
雨后虚堂夜坐次方东轩参政韵
明·来复
紫芝岩下寺,淡泊偶同居。身老计从拙,心亲迹任疏。扫花风定后,题竹雨凉馀。时得论清赏,篝灯夜榻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