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
觉
禅
院
圆
觉
招
提
隔
市
喧
,
潮
音
满
座
自
晨
昏
。
雨
来
宝
地
天
香
匝
,
风
动
珠
林
贝
叶
翻
。
供
养
奇
花
凭
白
鹿
,
斋
分
珍
果
仗
玄
猿
。
从
今
结
却
东
林
社
,
净
土
修
持
礼
法
门
。
写景
地点
抒情
修持
赞颂
咏物
写山
秋天
净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圆觉禅院的宁静与庄严。首句“圆觉招提隔市喧”,以对比手法,将繁华喧嚣的市井与禅院的清静和谐地联系起来,突出了禅院的超脱世俗。接着,“潮音满座自晨昏”一句,运用比喻,将禅院的诵经声比作潮水,日夜不息,营造出一种恒久不变的氛围。“雨来宝地天香匝,风动珠林贝叶翻”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禅院的神圣与自然之美。雨后的宝地弥漫着香气,风吹动着珠帘般的林木,贝叶随风翻动,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展现了禅院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佛法的深邃与广博。“供养奇花凭白鹿,斋分珍果仗玄猿”则通过动物的形象,如白鹿和玄猿,参与供养与斋饭的活动,体现了禅院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佛法对万物平等的尊重。最后,“从今结却东林社,净土修持礼法门”表达了诗人希望加入禅院社群,致力于佛法修行的心愿,同时也寄托了对清净心灵世界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圆觉禅院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宗教氛围与自然风光,传达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和对佛法的虔诚。
杨维桢
926首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