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
香
诗
(
其
七
十
三
)
水
粼
粼
鸭
绿
飏
清
光
,
日
夜
朝
来
有
底
忙
。
好
有
金
鳞
乘
浪
暖
,
桃
花
流
出
禹
门
香
。
写水
春景
景色
赞颂自然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郭居敬的《百香诗(其七十三)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的动态美与自然之香。首句“粼粼鸭绿飏清光”,以“鸭绿”形容水色,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仿佛可以看到水面泛起的波光粼粼,如同鸭绿一般的清澈明亮。这句通过视觉描写,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次句“日夜朝来有底忙”,看似在问水为何日夜忙碌,实则暗含对水之不息流动的赞美。这里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水以生命,表现出水的活力与不息循环的自然规律。第三句“好有金鳞乘浪暖”,描绘了一幅温暖春日里鱼儿戏水的画面。金鳞象征着鱼儿的美丽与活力,乘浪暖则表现了鱼儿在温暖的春水中畅游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之美。最后一句“桃花流出禹门香”,将桃花的香气与水流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桃花的盛开与流水的交汇,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这里的“禹门”可能是指传说中的禹门瀑布,借以表达水流的壮丽与自然的神奇。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活力与自然规律的赞美。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点绛唇·二首(其二)
宋·苏轼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遣闷(其七)
明·梁宪
书舫追欢夜复朝,花茵促膝共吹箫。依稀犹记吹箫处,杨柳堤边第六桥。
临江仙(其二)越溪艳色
清·钱孟钿
一片若耶溪水,春风洗净铅华。苧萝西去那人家。淡烟笼薄雾,新绿衬啼鸦。惆怅苏台麋鹿,凄凉吴苑莺花。浪传曾泛五湖槎。青台明月夜,冷落旧云霞。
古祚驿和韵
明·黄衷
荒城隐隐昼恒阴,野火依微瘴水浔。浊酒不醺嫌兴浅,老予何以答春深。静看木槿垂花态,欢动山蕉卷叶心。愿放官家逋负令,江天随处有猿吟。
酬族兄润父韵
元·张仲深
长记西湖日日晴,画船齐载管弦声。青青草色裙腰绿,白白梅花粉额明。舞倦玉纤歌扇重,醉挥银笔帕罗轻。今年海上多岑寂,相对篱根郭索行。
舟行野望
清·玄烨
惠风万顷下芳畦,远水拖烟晓状迷。河上草新才覆地,林间花堕半沾泥。翩翾弱燕穿船入,宛转芳莺隔树啼。若问抚阑端坐意,默思丰裕洽群黎。
长相思·柳溪约同和淮海词。因忆少年吴门游事,时在清末,尚未移家也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密荫垂杨,乱钩绣箔,阊门夹道青楼。追寻少日,永惜狂踪,萧萧梅雨苏州。小泊津头。听秦弦缭绕,吴语轻柔。百载想风流。尽相忘、身寄孤舟。自羁息京尘,苦侵鳏绪,回看处处生愁。如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