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季节
冬天
读怀情
梅花
山水
冬夜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郭居敬的《百香诗(其八十七)冬夜》,描绘了一幅冬夜读书的温馨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寒冷冬夜,以一炉温暖的炭火、醇厚的美酒为伴,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情景。“读遍南华夜更长”,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活动——冬夜的深读。南华,这里指《南华经》,即《庄子》。诗人深夜不眠,沉浸在《庄子》的哲学世界中,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表现了对书籍的热爱和深入思考的精神。“竹炉火暖酒如汤”,进一步描绘了冬夜的氛围。竹炉,即竹制的炉子,用来取暖或煮食。在这寒冷的冬夜,竹炉中的火光温暖而明亮,仿佛是冬日里的一抹暖阳。而“酒如汤”则形象地描述了酒的热度,与炉火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舒适、惬意的氛围。“一时诗思清人骨”,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思绪如同泉水般清澈,不仅激发了创作的热情,也使得他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这里的“清人骨”既是对诗思纯净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揭示。“窗外梅花浸月香”,最后以自然界的美景收尾。窗外的梅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与室内温暖的炉火、醇厚的美酒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夜读书的静谧之美,以及由此引发的深邃思考和创作灵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

猜您喜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西樵作(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多雨天湖决,鱼飞下碧峰。船浮山口石,罾挂市门松。瀑布添无数,梅花积几重。行行溪路暝,催客一声钟。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与啸麓谈鄮山阿育王寺之胜啸麓为之神往有诗余更和之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劳生念念馀尘土,笑口为君说鄮山。睡起随参香殿上,饭馀无事古松间。寒宵雪密茶初熟,精舍兰开衲未还。无用苓蔘治幽痗,深心回向一开颜。
题铁桥翁黄山画册(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砂笋硫华气易通,温泉迸出冷泉中。丹光一片含真火,万树梅花染尽红。
晓起过权园
清·王衍梅
睡觉翻阶鸟雀喧,远拖吟屐过江村。禾收大野全成路,雪霁遥山尽到门。春蚓怒号茶鼎熟,冻蛟狂裂墨池浑。看他黄叶风如扫,篱畔梅花白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