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
先
母
夫
人
墓
青
山
郁
郁
隐
佳
城
,
一
上
新
亭
百
感
生
。
口
泽
荒
凉
空
在
眼
,
泪
痕
零
落
正
吞
声
。
斑
衣
竟
失
当
年
养
,
锦
诰
虚
违
此
日
荣
。
再
拜
松
楸
心
寸
折
,
不
胜
遗
恨
负
生
成
。
悼亡
写景抒情
抒情
怀念亲人
怀念故土
母爱
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岳所作的《谒先母夫人墓》,通过诗人对已故母亲墓地的拜谒,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怀念之情。首句“青山郁郁隐佳城”,描绘了墓地所在山色葱郁,环境幽静,暗示着逝者安息之所的宁静与美好。接着,“一上新亭百感生”则点明了诗人首次来到此处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母亲的思念,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口泽荒凉空在眼,泪痕零落正吞声。”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看到母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如今变得荒凉,心中不禁涌起无尽的悲伤,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只能默默吞咽,无法诉说心中的痛楚。“斑衣竟失当年养,锦诰虚违此日荣。”这里诗人回忆起母亲在世时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以及自己未能在母亲去世后给予她应有的荣耀和尊重,内心充满了遗憾和自责。斑衣,古代孝子穿的丧服,象征着失去母亲的悲痛;锦诰,指朝廷的褒奖,此处暗含了诗人未能让母亲享受到应有的荣誉。最后,“再拜松楸心寸折,不胜遗恨负生成。”诗人再次向母亲的墓碑行礼,心中满是痛苦与愧疚。他无法承受对母亲的遗恨,因为这份恨源于自己未能尽到孝道,辜负了母亲的养育之恩。整首诗通过对墓地的拜谒,细腻地展现了诗人对已故母亲的深深怀念与自责,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猜您喜欢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述怀一首
唐·杜甫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
代挽雷以动妾联
清·吴恭亨
毁卵几完巢,贫家我悼糟糠妇;小星不伴月,昧旦人赓凫雁诗。
恻恻吟(其四十一)
明·彭日贞
琴心永托伴閒居,远别犹勤一纸书。弹指转缘伤浅促,文君无望诔相如。
悼亡九首(其一)
宋·张耒
菊花还似去年黄,一寸愁心万事伤。独立高楼对残日,秋风吹得泪千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