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送别
边塞
怀古
情感
山水
咏物
忧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庞侍御归京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联“楼船箫鼓动江干,绣斧风霜九月寒”以壮丽的景象开篇,楼船上的箫鼓声在江面回荡,绣斧(古代官吏所持的象征权力的工具)在九月的寒风中显得格外肃穆,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略带悲凉的氛围。颔联“曾睹朱轮埋洛下,即看白简动朝端”转而回顾历史,提到曾经在洛阳见到过显赫的朱轮车(象征高官),而现在却看到白简(古代文书,此处指官员的任命或奏折)在朝廷中引起震动,暗示了权力更迭与政治风云的变化。颈联“伤心豺虎中原满,在眼烽烟百粤残”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忧虑。这里使用了“豺虎”和“烽烟”这样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中原地区动荡不安,南方百粤之地也饱受战火之苦,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尾联“明到虞廷承燕问,可无封事报金銮”则寄希望于未来的和平与稳定。诗人想象着庞侍御到达京城后,能够向皇帝提出建议,传达百姓的心声,为国家的治理贡献智慧。这里的“封事”指的是密封的奏章,用于秘密上呈给君主,显示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期待和对庞侍御的深厚信任。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友人归京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和平的期盼,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