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景
佳节
中秋节
手法
光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在鸡鸣寺独坐时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联“疏星淡月秣陵秋,独客翛然动远愁”,以疏星淡月和秣陵(今南京)之秋景起笔,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此的孤独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深远愁绪。颔联“万里音书悬北雁,孤山风物异南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寄托于北飞的大雁之上,表达了对家书的渴望;同时,通过对比“孤山”与“南楼”的不同景象,更加强化了身处异地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怀念。颈联“光摇石室凉应透,影落银河净欲流”,则转向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石室中光线摇曳,似乎能穿透清凉的空气,银河的倒影在水面上显得格外清澈,仿佛要流淌一般。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尾联“是处旅魂惊不定,清砧遥夜送声幽”,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无论是旅居他乡的魂魄,还是远处传来的砧声,在这静谧的夜晚都显得格外清晰,触动着诗人的思绪,让他的心绪难以平静。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深刻地表现了诗人中秋之夜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自然美的感悟。

猜您喜欢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中秋西桥饮酒和卢申之韵
宋·赵肃远
翠蘋风起落残红,秋月正圆秋气中。但怪肩吾轮桂长,未容文举酒樽空。帆归南浦潮回北,人散西桥斗转东。乌鹊高飞惊远目,误疑天际有来鸿。
游清源洞
宋·释圆悟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雾雨藏诸峰,万窍响飕飕。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乌啼旸谷晓,云淡海城秋。莓苔蚀丹灶,山房花竹幽。疏.....
虞美人·中秋无月
宋·赵长卿
西风明月临台榭。准拟中秋夜。一年等待到而今。为甚今宵陡顿、却无情。姮娥应怨孤眠苦。取次为云雨。素蟾特地暗中圆。未放清光容易、到仙源。
秋暮
明·刘锐
岁事关心切,金商忽整鞭。菊开霜信后,秋尽雨声边。晚瓮醅新秫,寒衣贴旧绵。闭门无俗事,诗句送残年。
明山楼即事
宋·吴惟信
城高楼又阔,不与别楼同。对此山千叠,陶然圣一中。秋声争起树,野色半沉空。后有登临约,留题愧未工。
霜天晓角(其三)九日苏堤
宋·高观国
霜清水碧。冷浸红云湿。休说季伦锦帐,山南岸、更花密。露滴。空翠幂。两峰开霁色。不为浓妆一醉,西风帽、为谁侧。
中元僧舍
清·黄景仁
初见秋月圆,卧病客心折。经鱼沸夜潮,风马戛檐铁。强步临前溪,光景渺凄绝。瀼露树头明,红灯草根灭。人鬼半天涯,凄魂敛商节。辞家今半年,感此涕如雪。三叹归幽斋,寒螀伴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