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圭
峰
偶
入
仙
源
访
道
家
,
灵
泉
石
髓
好
烹
茶
。
避
烟
老
鹤
归
松
表
,
听
法
神
龙
入
钵
斜
。
风
定
高
林
消
暑
气
,
雨
迷
樵
径
湿
苔
花
。
蒲
团
坐
冷
山
门
寂
,
策
杖
归
来
带
晚
霞
。
写景
地点
抒情
夏天
山水
写雨
蒲团
物象
山林
场景
仙源
地点
茶
物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偶然探访仙源,与道家交流,体验了清幽的自然环境和神秘的修行氛围。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避世隐逸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联“偶入仙源访道家,灵泉石髓好烹茶”,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偶然进入一个充满灵气的仙境,与道家探讨修行之道,并享受了以灵泉和石髓烹制的佳茗,暗示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之感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颔联“避烟老鹤归松表,听法神龙入钵斜”,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老鹤在云雾缭绕中归巢,神龙则在法器的引导下缓缓而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庄严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超自然力量和谐共存的赞美。颈联“风定高林消暑气,雨迷樵径湿苔花”,描绘了静谧的山林景象,风吹过之后,高大的树林中暑气消散,细雨笼罩着小径,使得苔花湿润,既表现了自然界的清新与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凉与平静。尾联“蒲团坐冷山门寂,策杖归来带晚霞”,以蒲团坐冷、山门寂静收束全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独坐山门的孤独与沉思,以及最终带着晚霞归来的满足与喜悦,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连接和对生活真谛的体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的佳作。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