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节
情感
怀古
夜景
月色
露珠
秋天景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初凉的夜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夜的宁静与凉意。"初凉宜夜透衣罗"一句,既形容了夜晚微寒的气候,也表现出诗人对这一时节的感受和体贴。"时见流星度绛河"则是借助眼前的景象,增添了一份动感与幻想。接着两句"渐觉露漙金掌重,梧桐影外月明多"更进一步描写了夜晚的凉意和清辉。诗人通过"渐觉"二字传达出温度变化的细微感觉,而"露漙金掌重"则是对手感的生动刻画。"梧桐影外月明多"中,梧桐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拉得长长,增添了一份秋夜的宁静和寂寥。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深,展现了诗人对秋夜凉爽气候的独特感受以及他对宇宙、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集孙子长草堂得园字
明·沈鍊
易遇双文玉,难逢一笑言。所嗟人似月,千里共黄昏。酌酒依金谷,题诗拟兔园。深欢不能别,翻觉重销魂。
除夜客怀
明·浦源
火冷空斋夜掩霜,明朝新岁在殊方。故乡亲老谁相守,独对寒灯泣数行。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唐·王维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